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隧道工程论文--隧道施工论文--施工机械论文

盾构机位姿测量系统的关键技术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0页
    1.1 课题来源第12页
    1.2 课题研究的背景第12-18页
        1.2.1 盾构技术介绍第12-13页
        1.2.2 盾构国内外发展历史和研究现状第13-15页
        1.2.3 盾构机位姿测量发展概况第15-18页
    1.3 课题研究的意义和内容第18-20页
        1.3.1 课题研究的意义第18-19页
        1.3.2 课题研究的内容第19-20页
第二章 盾构机位姿测量系统第20-25页
    2.1 盾构机位姿要素第20-22页
        2.1.1 测量系统相关坐标系第20-21页
        2.1.2 盾构机姿态角第21-22页
    2.2 测量系统主要组成第22-23页
    2.3 盾构机位姿测量系统建模第23-25页
        2.3.1 电子标靶棱镜坐标测量第23-24页
        2.3.2 盾构切口中心坐标测量第24-25页
第三章 基于无衍射光的盾构机水平角测量方法第25-35页
    3.1 无衍射光简介第25-26页
    3.2 盾构机水平角测量方法第26-28页
    3.3 无衍射光斑定中算法第28-35页
        3.3.1 算法基本理论第28-31页
        3.3.2 仿真结果及分析第31-33页
        3.3.3 定中实验结果第33-35页
第四章 盾构机位姿测量系统误差分配方法第35-45页
    4.1 区间分析第35-36页
    4.2 测量参数误差灵敏度分析第36-40页
    4.3 测量参数误差分配第40-42页
        4.3.1 误差分配最优化模型第40页
        4.3.2 误差分配算法流程第40-41页
        4.3.3 测量参数误差分配结果第41-42页
    4.4 测量参数误差分配结果的Monte Carlo 检验第42-45页
第五章 全站仪站点规划方法第45-59页
    5.1 隧道设计轴线第45-48页
        5.1.1 隧道设计轴线的平面线形第45-47页
        5.1.2 隧道设计轴线的纵面线形第47-48页
    5.2 全站仪和电子标靶的可视性第48-51页
        5.2.1 可视性判断基本方法第49-50页
        5.2.2 可视性判断加速算法第50-51页
    5.3 全站仪移站建模第51-54页
    5.4 全站仪移站算例第54-59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59-61页
    6.1 工作总结第59页
    6.2 前景展望第59-61页
参考文献第61-64页
致谢第64-6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的论文第65-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严歌苓小说的女性自我意识解读
下一篇:基于PLC的变速恒频双馈风力发电机组主控制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