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3-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绪论 | 第9-11页 |
| 第一章 严歌苓小说中女性自我意识的多种体现 | 第11-31页 |
| 一、政治影响下的女性自我意识:从被支配到独立于政治之外 | 第11-16页 |
| 二、父权影响下的女性自我意识:积极与消沉共存 | 第16-24页 |
| 1、父权强势下的进取和反复 | 第17-21页 |
| 2、理想和谐两性关系下的独立和自主 | 第21-22页 |
| 3、“严歌苓式”女性观指引下的主导和被动 | 第22-24页 |
| 三、性爱伦理中的女性自我意识:认知觉醒与困惑挣扎 | 第24-31页 |
| 1、隐秘体验中的认知与觉醒 | 第25-26页 |
| 2、与主流冲突中的困惑与挣扎 | 第26-31页 |
| 第二章 严歌苓小说中女性自我意识体现的独特方式 | 第31-44页 |
| 一、爱情模式:起止于自我的不悔历程 | 第31-35页 |
| 二、形象塑造:本真、憨痴、执拗的女性特质 | 第35-36页 |
| 三、叙述方式:旁观自我和阐释者的注脚 | 第36-41页 |
| 四、题材视角:关注边缘女性生存体验 | 第41-44页 |
| 第三章 严歌苓小说女性自我意识独特体现的深层原因 | 第44-57页 |
| 一、不同寻常的人生经历 | 第44-48页 |
| 1、阅历充实的素材宝库 | 第44-46页 |
| 2、磨练造就的人生态度 | 第46-48页 |
| (1) 乐观、坚强地活 | 第46-47页 |
| (2) 天真、浑圆地爱 | 第47-48页 |
| 二、文化冲突中的观念转变 | 第48-57页 |
| 1、政治批判的“抛物线” | 第48-50页 |
| 2、对父权的矛盾心理 | 第50-52页 |
| 3、边缘伦理的新发掘 | 第52-57页 |
| 结语 | 第57-59页 |
| 参考文献 | 第59-61页 |
| 致谢 | 第61-62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或录用的学术论文 | 第62-65页 |
| 上海交通大学学位论文答辩决议书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