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提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导论 | 第8-13页 |
1.1 引言 | 第8-9页 |
1.2 中国房地产政策现状 | 第9-10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4 全文结构安排 | 第12-13页 |
2 房地产金融 | 第13-16页 |
2.1 房地产金融的概念 | 第13页 |
2.2 房地产金融的作用 | 第13-15页 |
2.3 房地产业与金融业的相互关系 | 第15-16页 |
3 国外房地产金融 | 第16-20页 |
3.1 美国房地产金融的概况 | 第16-17页 |
3.2 日本房地产金融与泡沫 | 第17-18页 |
3.3 东南亚国家金融危机中的房地产 | 第18-20页 |
4 国内房地产金融的概况 | 第20-28页 |
4.1 我国房地产融资体系现状 | 第20-23页 |
4.1.1 房地产融资方式少 | 第20-21页 |
4.1.2 银行的房地产不良贷款 | 第21页 |
4.1.3 商业房地产的金融风险 | 第21-22页 |
4.1.4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 | 第22页 |
4.1.5 立法、监管和信用体系 | 第22-23页 |
4.2 我国房地产企业融资结构现状 | 第23-28页 |
4.2.1 银行信贷是房地产金融的主渠道 | 第23-24页 |
4.2.2 上市融资是房地产金融的一大趋势 | 第24页 |
4.2.3 多元化的融资渠道日趋活跃 | 第24-28页 |
4.2.3.1 债券融资 | 第24-25页 |
4.2.3.2 房地产信托 | 第25页 |
4.2.3.3 海外基金 | 第25-26页 |
4.2.3.4 其他方式 | 第26-28页 |
5 房地产企业金融业务的创新 | 第28-42页 |
5.1 房地产抵押贷款 | 第28-30页 |
5.1.1 房地产抵押贷款的涵义 | 第28页 |
5.1.2 房地产抵押贷款的分类 | 第28-29页 |
5.1.3 房地产抵押贷款的特点 | 第29页 |
5.1.4 房地产抵押贷款的作用 | 第29-30页 |
5.2 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 | 第30-33页 |
5.2.1 美国房地产投资信托 | 第30-32页 |
5.2.2 我国房地产信托融资 | 第32-33页 |
5.3 私募房地产投资基金 | 第33-36页 |
5.3.1 公募与私募 | 第33页 |
5.3.2 私募房地产投资基金 | 第33页 |
5.3.3 美国上市和私募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的主要区别 | 第33-35页 |
5.3.4 美国私募房地产投资基金在中国 | 第35-36页 |
5.3.5 我国私募房地产投资基金的前景 | 第36页 |
5.4 房地产夹层融资 | 第36-42页 |
5.4.1 夹层融资的概念 | 第37-38页 |
5.4.2 美国房地产夹层融资的特点 | 第38-40页 |
5.4.3 我国房地产夹层融资的需求 | 第40页 |
5.4.4 如何获得海外房地产夹层融资 | 第40-42页 |
6 新型长期投资方向 | 第42-45页 |
6.1 投资能源 | 第42页 |
6.2 投资文化传媒 | 第42-43页 |
6.3 投资科技 | 第43页 |
6.4 投资其它新型创意产业 | 第43-45页 |
7 结论 | 第45-46页 |
后记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第50-51页 |
详细摘要 | 第51-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