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13-25页 |
1.1 免疫 | 第13页 |
1.2 昆虫的先天免疫系统 | 第13-14页 |
1.3 抗菌肽 | 第14-15页 |
1.4 抗菌肽的分类 | 第15-18页 |
1.4.1 具有螺旋结构的线性多肽 | 第15-16页 |
1.4.2 富含某种氨基酸的线性多肽 | 第16页 |
1.4.3 含有一个二硫键的多肽 | 第16-17页 |
1.4.4 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二硫键的多肽 | 第17页 |
1.4.5 羊毛硫抗生素 | 第17-18页 |
1.5 抗菌肽的作用机理 | 第18-21页 |
1.5.1 抗菌肽和质膜相互作用模型 | 第18-19页 |
1.5.2 攻击线粒体抑制细胞呼吸 | 第19页 |
1.5.3 破坏细胞DNA | 第19-20页 |
1.5.4 诱导细胞凋亡 | 第20页 |
1.5.5 抑制膜蛋白质及细胞壁合成 | 第20页 |
1.5.6 破坏癌细胞骨架 | 第20-21页 |
1.6 昆虫抗菌肽的生物学功能 | 第21-23页 |
1.6.1 抗细菌能力 | 第21页 |
1.6.2 抗真菌能力 | 第21-22页 |
1.6.3 抗肿瘤细胞的能力 | 第22页 |
1.6.4 抗原虫和病毒的能力 | 第22-23页 |
1.7 家蝇抗菌肽 | 第23-25页 |
第2章 家蝇溶菌酶lysozyme的克隆及性能研究 | 第25-43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26-27页 |
2.1.1 菌株与质粒 | 第26页 |
2.1.2 主要实验仪器与试剂 | 第26页 |
2.1.3 实验用引物 | 第26-27页 |
2.1.4 培养基和主要试剂的配置 | 第27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7-32页 |
2.2.1 数据库搜索与分析 | 第27页 |
2.2.2 细菌感染实验 | 第27-28页 |
2.2.3 饥饿胁迫实验 | 第28页 |
2.2.4 幼虫不同组织的分离 | 第28页 |
2.2.5 总RNA提取和反转录 | 第28页 |
2.2.6 家蝇lysozyme 3基因的克隆 | 第28页 |
2.2.7 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28-29页 |
2.2.8 Digoxigenin(DIG)-RNA探针的合成 | 第29-30页 |
2.2.9 Northern blot检测探针特异性 | 第30页 |
2.2.10 RNA干扰 | 第30页 |
2.2.11 家蝇lysozyme 3基因的表达分析 | 第30-31页 |
2.2.12 家蝇lysozyme 3基因的原核表达 | 第31-32页 |
2.3 实验结果 | 第32-40页 |
2.3.1 家蝇溶菌酶家族序列分析 | 第32-33页 |
2.3.2 lysozyme 3的克隆和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33-36页 |
2.3.3 不同组织的Northern blot分析 | 第36-37页 |
2.3.4 RNA干扰 | 第37页 |
2.3.5 家蝇lysozyme 3基因荧光定量分析 | 第37-39页 |
2.3.6 重组蛋白表达及电泳鉴定 | 第39-40页 |
2.4 讨论 | 第40-43页 |
第3章 家蝇防御素defensin的克隆及功能研究 | 第43-62页 |
3.1 实验材料 | 第44-45页 |
3.1.1 菌株与质粒 | 第44页 |
3.1.2 主要实验试剂 | 第44页 |
3.1.3 实验用引物 | 第44-45页 |
3.2 实验方法 | 第45-49页 |
3.2.1 家蝇防御素家族序列分析 | 第45页 |
3.2.2 细菌感染实验RNA提取与反转录 | 第45页 |
3.2.3 家蝇不同组织总RNA提取和反转录 | 第45页 |
3.2.4 热激实验RNA提取与反转录 | 第45页 |
3.2.5 家蝇defensin 2基因的克隆 | 第45页 |
3.2.6 家蝇defensin 2基因序列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45-46页 |
3.2.7 家蝇defensin 2基因的荧光定量分析 | 第46页 |
3.2.8 RNAi干扰实验 | 第46页 |
3.2.9 启动子的克隆 | 第46-49页 |
3.2.10 重组表达 | 第49页 |
3.3 实验结果 | 第49-58页 |
3.3.1 家蝇防御素家族序列分析 | 第49-50页 |
3.3.2 家蝇defensin 2的克隆和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50-53页 |
3.3.3 家蝇defensin 2基因的荧光定量分析 | 第53-56页 |
3.3.4 RNAi干扰 | 第56页 |
3.3.5 启动子的克隆 | 第56-58页 |
3.3.6 家蝇defensin 2的原核表达 | 第58页 |
3.4 讨论 | 第58-62页 |
总结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71页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1-72页 |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