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镇老年护理保险设立基础探析--以北京市城镇社区老年人的问卷调查为例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引言 | 第8-17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1.2 研究框架 | 第9-11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9页 |
1.2.2 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 | 第9-10页 |
1.2.3 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1.2.4 创新点 | 第11页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1-13页 |
1.3.1 老年护理需求 | 第11-12页 |
1.3.2 长期护理 | 第12页 |
1.3.3 长期护理保险 | 第12-13页 |
1.3.4 老年护理保险模式及服务形式 | 第13页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7页 |
1.4.1 老年护理保险制度介绍及经验借鉴研究 | 第13-14页 |
1.4.2 老年护理保险制度模式研究 | 第14页 |
1.4.3 老年护理保险供需定性研究 | 第14-15页 |
1.4.4 老年护理保险需求影响因素研究 | 第15页 |
1.4.5 老年护理保险设立的可行性研究 | 第15-16页 |
1.4.6 文献简要评述 | 第16-17页 |
2 城镇老年护理保险设立的模式基础 | 第17-28页 |
2.1 社会性与商业性护理保险制度模式介绍 | 第17-23页 |
2.1.1 日德两国社会性护理保险制度模式 | 第17-22页 |
2.1.2 美国商业性护理保险制度模式 | 第22-23页 |
2.2 社会性与商业性护理保险模式比较 | 第23-25页 |
2.3 启示与借鉴 | 第25-26页 |
2.3.1 完善的法律制度 | 第25页 |
2.3.2 家庭护理向社会护理的转化 | 第25-26页 |
2.3.3 重视护理向重视预防的转变 | 第26页 |
2.3.4 高质量的护理服务及专业的护理人员 | 第26页 |
2.3.5 重视实践调研及分阶段实施 | 第26页 |
2.4 我国老年护理保险设立的模式选择 | 第26-27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3 城镇老年护理保险设立的供求基础 | 第28-43页 |
3.1 城镇老年人口发展现状 | 第28-29页 |
3.1.1 人口老龄化速度增快,高龄化趋势明显 | 第28-29页 |
3.1.2 需要照护老年人口增多 | 第29页 |
3.2 护理保险需求规模分析 | 第29-38页 |
3.2.1 研究数据来源 | 第29页 |
3.2.2 调查样本基本情况 | 第29-30页 |
3.2.3 老年护理需求现状分析 | 第30-38页 |
3.3 护理保险供给规模分析 | 第38-42页 |
3.3.1 城镇老年护理政府供给分析 | 第38-41页 |
3.3.2 城镇老年护理机构供给分析 | 第41页 |
3.3.3 城镇老年护理个人及家庭供给分析 | 第41-42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4 基于老年护理保险设立基础的路径选择 | 第43-50页 |
4.1 老年护理保险的基本原则 | 第43-45页 |
4.1.1 需求性原则 | 第44页 |
4.1.2 客观统一性原则 | 第44页 |
4.1.3 可持续发展原则 | 第44-45页 |
4.1.4 政府主导与责任分担原则 | 第45页 |
4.2 我国建立老年护理保险的可行性及障碍分析 | 第45-48页 |
4.2.1 老年人及子女的支持力 | 第45-46页 |
4.2.2 经济支付能力 | 第46-48页 |
4.2.3 制度支持能力 | 第48页 |
4.2.4 制度运行障碍 | 第48页 |
4.3 我国建立老年护理保险的发展思路 | 第48-50页 |
4.3.1 建立护理相关法律制度 | 第48-49页 |
4.3.2 确立保险费征收与给付待遇机制 | 第49页 |
4.3.3 完善护理服务机构及护理人员培训机制 | 第49页 |
4.3.4 明确制度具体实施步骤 | 第49-50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50-52页 |
5.1 本文结论 | 第50页 |
5.2 不足与展望 | 第50-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第55-56页 |
详细摘要 | 第56-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