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旧工业厂房功能置换研究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9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2-13页 |
一、 研究背景 | 第12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第二节 研究内容 | 第13-16页 |
一、 研究内容的界定 | 第13-14页 |
二、 空间与功能的阐释 | 第14-16页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16-18页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一、 文献研究法 | 第18页 |
二、 实地调研与数据收集 | 第18页 |
三、 比较研究法 | 第18页 |
四、 总结归纳法 | 第18页 |
五、 理论联系实际 | 第18-19页 |
第二章 旧工业厂房功能置换的内容与置换方式研究 | 第19-28页 |
第一节 功能置换的内容 | 第19-20页 |
一、 入口的置换 | 第19页 |
二、 交通网络的置换 | 第19页 |
三、 空地的置换 | 第19页 |
四、 小型建筑体的置换 | 第19页 |
五、 废弃零部件的置换 | 第19-20页 |
第二节 空间置换过程中的设计要点 | 第20页 |
一、 历史文脉的传承 | 第20页 |
二、 工业符号在空间内的置换 | 第20页 |
三、 多种空间形式的混合 | 第20页 |
第三节 厂房类建筑的保护与置换原则 | 第20-24页 |
一、 保留原始建筑灵魂原则 | 第20-21页 |
二、 尊重原有构架原则 | 第21-22页 |
三、 人性化改造原则 | 第22-23页 |
四、 功能置换与保护同时进行原则 | 第23-24页 |
第四节 厂房类建筑的新旧功能置换的改造方法 | 第24-27页 |
一、 拆除 | 第24页 |
二、 改建性保护 | 第24-25页 |
三、 扩建性保护 | 第25页 |
四、 合理利用外部空间 | 第25-26页 |
五、 新旧功能空间的融合 | 第26页 |
六、 新老元素对比 | 第26页 |
七、 整合周围环境 | 第26-27页 |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三章 功能需求下的空间置换形式研究 | 第28-35页 |
第一节 宏观层面的功能置换 | 第28-31页 |
一、 空间体块的变更 | 第28页 |
二、 体块变更的设计方法 | 第28-31页 |
第二节 微观层面的功能置换 | 第31-32页 |
一、 功能性空间整合 | 第31-32页 |
二、 内部氛围的营造 | 第32页 |
第三节 功能置换过程中的空间组织形式 | 第32-34页 |
一、 向心式空间组织形式 | 第32-33页 |
二、 连续性空间组织形式 | 第33页 |
三、 辐射式空间组织形式 | 第33页 |
四、 可拆分式空间组织形式 | 第33页 |
五、 错落式空间组织形式 | 第33-34页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四章 齐齐哈尔液压件厂厂区改造中功能的置换设计 | 第35-49页 |
第一节 齐齐哈尔液压件厂概况 | 第35页 |
第二节 现场调研状况 | 第35-37页 |
第三节 原则和措施 | 第37-39页 |
一、 原价值评估和新价值的拓展 | 第37-38页 |
二、 未来发展模式定位 | 第38-39页 |
第四节 研究结果在设计中的应用 | 第39-48页 |
一、 置换方式在案例中的应用 | 第39-44页 |
二、 材料的置换 | 第44-46页 |
三、 功能性空间的置换设计 | 第46-48页 |
第五节 设计结语 | 第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结论 | 第49-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附录 | 第54-5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