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矿床分类论文--燃料矿床论文--石油、天然气论文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沉积体系特征及构造演化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绪论第9-13页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第9页
    1.2 研究目的任务与思路第9-10页
    1.3 研究内容与科学问题第10-11页
    1.4 主要完成的工作量第11页
    1.5 主要工作成果第11-13页
第2章 盆地区域构造背景与演化过程第13-24页
    2.1 地球动力学背景与构造格局第13-15页
    2.2 盆地构造特征与演化第15-20页
    2.3 晚古生代构造演化第20-24页
        2.3.1 晚古生代(C2~P1t)滨浅海盆地阶段构造演化第20-22页
        2.3.2 晚古生代晚期华北内陆盆地的构造演化第22-24页
第3章 区域地质特征第24-38页
    3.1 岩石地层划分与对比第25-32页
        3.1.1 石炭系地层划分第25-27页
        3.1.2 二叠系地层划分第27-32页
    3.2 生物地层划分第32-35页
        3.2.1 蜓类生物地层第32-33页
        3.2.2 牙形刺生物地层第33页
        3.2.3 腕足动物生物地层第33-34页
        3.2.4 植物生物地层第34页
        3.2.5 孢粉生物地层第34-35页
    3.3 地层对比第35-38页
第4章 上古生界沉积体系及沉积相展布第38-81页
    4.1 沉积的演化第38-39页
    4.2 沉积体系的划分及特点第39-71页
        4.2.1 海相与海陆交互相沉积体系划分及特点第41-53页
        4.2.2 陆相沉积体系的划分及其特点第53-71页
    4.3 沉积相带的展布特征第71-81页
        4.3.1 晚石炭世本溪组第71-73页
        4.3.2 早二叠世太原期第73-74页
        4.3.3 早二叠世山西期第74-76页
        4.3.4 中二叠世下石盒子期第76-77页
        4.3.5 中二叠世上石盒子期第77-78页
        4.3.6 晚二叠世石千峰期第78-81页
第5章 砂体展布规律第81-92页
    5.1 晚石炭世本溪期第81-82页
    5.2 早二叠世太原期第82-83页
    5.3 早二叠世山西期第83-85页
    5.4 中二叠世下石盒子期第85-86页
    5.5 中二叠世上石盒子期第86-87页
    5.6 石千峰期第87-89页
    5.7 砂岩储集体分布特征第89-92页
        5.7.1 海陆过渡相含煤层系为气源岩第89页
        5.7.2 多层系且大范围出现的河流以及三角洲砂岩储层第89-90页
        5.7.3 平面内发育的泥质岩为优质盖层第90页
        5.7.4 各构造带地质条件下的各类储层第90-92页
结论第92-94页
致谢第94-95页
参考文献第95-101页
作者简介第101页

论文共10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聚苯胺修饰酶电极的制备及传感性能研究
下一篇:黑曲霉木聚糖酶耐酸性定点突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