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植物学论文--植物生理学论文

大气CO2浓度升高对拟南芥根毛发育与养分吸收的影响及根系对养分的响应机理

致谢第7-8页
缩略语表第8-10页
基因名称缩略表第10-14页
摘要第14-18页
Abstract第18-20页
图表目录第25-27页
文献综述第27-78页
    第1章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植物根系形态的影响及其调控机理第28-39页
        1.1 引言第28-29页
        1.2 CO_2浓度升高对根系形态的影响第29-33页
            1.2.1 对根分枝、根长以及根直径的影响第29-30页
            1.2.2 对根系生物量以及根冠比的影响第30-31页
            1.2.3 对根周转的影响第31-32页
            1.2.4 对根系生理特性和根际微生态的影响第32-33页
        1.3 CO_2浓度升高与环境要素在影响根系形态方面的互作效应第33-36页
            1.3.1 养分状况第33-34页
            1.3.2 水分供应第34-35页
            1.3.3 温度变化第35-36页
        1.4 CO_2浓度升高引起根系形态变化的作用机理第36-39页
    第2章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植物养分代谢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第39-51页
        2.1 引言第39页
        2.2 CO_2浓度升高对植物养分代谢的影响第39-44页
            2.2.1 CO_2浓度升高对植物养分吸收的影响第39-41页
            2.2.2 CO_2浓度升高对植物养分运输的影响第41-43页
            2.2.3 CO_2浓度升高对植物养分分配的影响第43-44页
        2.3 CO_2浓度升高与环境因素对植物养分代谢影响的互作效应第44-47页
            2.3.1 水分条件第44-45页
            2.3.2 温度条件第45-46页
            2.3.3 光照条件第46-47页
        2.4 CO_2浓度升高影响植物体内养分代谢的可能作用机理第47-49页
        2.5 总结第49-51页
    第3章 低P对植物根系形态的影响及其机理第51-74页
        3.1 引言第51-52页
        3.2 低P对植物根系形态的影响第52-64页
            3.2.1 低P对主根的影响第53-56页
            3.2.2 低P对侧根的影响第56-58页
            3.2.3 低P对根毛的影响第58-61页
            3.2.4 低P对排根的影响第61-64页
        3.3 低P对根系形态建成的影响机制第64-72页
            3.3.1 糖类第64-65页
            3.3.2 生长素第65-67页
            3.3.3 乙烯第67-68页
            3.3.4 细胞分裂素第68-69页
            3.3.5 活性氧第69页
            3.3.6 一氧化氮第69-70页
            3.3.7 脱落酸第70-71页
            3.3.8 营养元素第71-72页
        3.4 结论第72-74页
    第4章 问题的提出、技术路线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第74-78页
        4.1 问题的提出第74-76页
        4.2 技术路线第76-77页
        4.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第77-78页
研究报告第78-172页
    第5章 拟南芥根毛形成和发育对大气CO_2浓度升高的响应及其机制第79-101页
        5.1 引言第79-83页
        5.2 材料与方法第83-86页
            5.2.1 植物培养第83-84页
            5.2.2 试验仪器第84页
            5.2.3 根毛的观察和统计第84页
            5.2.4 透射电镜(TEM)样品制备和观察第84-85页
            5.2.5 生长素测定第85页
            5.2.6 基因表达分析第85-86页
            5.2.7 数据分析第86页
        5.3 结果第86-95页
            5.3.1 CO_2浓度升高对拟南芥根毛密度和长度的影响第86-89页
            5.3.2 CO_2浓度升高对拟南芥根系生长素含量的影响第89页
            5.3.3 生长素在CO_2浓度升高促进根毛形成中的作用第89-92页
            5.3.4 CO_2浓度和生长素处理对拟南芥根毛发育基因表达活动的影响第92-95页
        5.4 讨论第95-100页
            5.4.1 生长素积极参与调节CO_2浓度升高促进的根毛生长第95-96页
            5.4.2 生长素在CO_2浓度升高对植物根毛形成和发育影响中的调节作用第96-100页
        5.5 结论第100-101页
    第6章 不同N形态下CO_2浓度升高对低供P拟南芥P吸收利用的影响第101-121页
        6.1 引言第101-102页
        6.2 材料与方法第102-106页
            6.2.1 植物培养第102-103页
            6.2.2 试验仪器第103页
            6.2.3 P吸收和含量的分析第103页
            6.2.4 叶绿素含量的分析第103页
            6.2.5 叶片花青素的测定第103-104页
            6.2.6 根系形态分析第104页
            6.2.7 酸性磷酸酶活性测定第104页
            6.2.8 根系活体NO观察第104页
            6.2.9 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的检测第104-105页
            6.2.10 硝酸还原酶(NR)最大活性的检测第105页
            6.2.11 基因表达分析第105-106页
            6.2.12 数据分析第106页
        6.3 结果第106-114页
            6.3.1 不同供N形态下CO_2浓度升高对低供P拟南芥生长的影响第106-108页
            6.3.2 不同供N形态下低P诱导的根系形态和生理响应第108-110页
            6.3.3 不同供N形态下低P拟南芥的基因表达状况第110页
            6.3.4 低供P条件下NO在CO_2浓度升高影响P吸收过程中的可能作用第110-114页
        6.4 讨论第114-120页
            6.4.1 供硝时CO_2浓度升高会促进植物P吸收第115-119页
            6.4.2 NO的可能介导作用第119-120页
        6.5 结论第120-121页
    第7章 不同供Mg水平对拟南芥根毛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其机理第121-156页
        7.1 引言第121-125页
        7.2 材料与方法第125-131页
            7.2.1 植物培养第125-127页
            7.2.2 试验仪器和试剂第127页
            7.2.3 根毛和根毛细胞的观察和统计第127页
            7.2.4 透射电镜(TEM)样品制备和观察第127-128页
            7.2.5 ROS含量和分布的检测第128页
            7.2.6 根系NADPH氧化酶活性测定第128页
            7.2.7 Ca和Mg元素含量分析第128页
            7.2.8 胞质Ca~(2+)观察第128-129页
            7.2.9 RNA的提取和检测第129页
            7.2.10 RNA测序第129-130页
            7.2.11 RNA测序数据处理第130页
            7.2.12 基因转录水平的分析第130页
            7.2.13 测序数据可靠性的qPCR验证第130页
            7.2.14 数据分析和统计检验第130-131页
        7.3 结果第131-146页
            7.3.1 不同供Mg水平对拟南芥根毛生长的影响第131-134页
            7.3.2 ROS在Mg影响根毛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作用第134-137页
            7.3.3 Ca~(2+)信号在Mg影响根毛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作用第137-140页
            7.3.4 不同Mg处理下基因转录水平表达和功能分析第140-145页
            7.3.5 有关根毛发育基因的表达分析第145-146页
        7.4 讨论第146-155页
            7.4.1 Mg对拟南芥根毛生长发育的影响第148页
            7.4.2 ROS参与调控Mg诱导的根毛生长发育第148-150页
            7.4.3 Ca~(2+)信号参与调控Mg诱导的根毛生长发育第150-152页
            7.4.4 Mg对根毛生长影响的分子机理第152-155页
        7.5 结论第155-156页
    第8章 不同供Mg对拟南芥P吸收利用的影响第156-162页
        8.1 引言第156-157页
        8.2 材料与方法第157-158页
            8.2.1 植物培养第157-158页
            8.2.2 试验仪器第158页
            8.2.3 P吸收和含量的分析第158页
            8.2.4 数据分析第158页
        8.3 结果与讨论第158-162页
            8.3.1 不同供Mg水平对低供P和正常供P拟南芥生长的影响第158-159页
            8.3.2 不同供Mg水平对低供P和正常供P拟南芥磷吸收的影响第159-162页
    第9章 氨基酸态N对拟南芥发芽和主根伸长的影响第162-168页
        9.1 引言第162页
        9.2 材料与方法第162-164页
            9.2.1 植物培养第162-164页
            9.2.3 幼苗生长和主根伸长记录分析第164页
        9.3 结果与讨论第164-168页
            9.3.1 外源添加甘氨酸对拟南芥幼苗发芽和主根伸长的影响第164-166页
            9.3.2 甘氨酸部分取代硝态N对拟南芥主根伸长的影响第166-168页
    第10章 总结第168-172页
        10.1 结论第168-169页
        10.2 创新点第169-170页
        10.3 展望第170-172页
参考文献第172-213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成果第213-214页

论文共21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局部语义概念表示的图像场景分类技术研究
下一篇:超积累东南景天转录组学分析与ZIP家族基因功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