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桥涵工程论文--结构原理、结构力学论文

基于响应谱方法的人行桥人致振动响应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1章 绪论第13-39页
    1.1 人行桥人致振动事件回顾第13-20页
        1.1.1 人行桥振动标志性事件—英国伦敦千禧桥第13-14页
        1.1.2 其它桥梁人致振动事件第14-20页
    1.2 行人步行动荷载研究第20-26页
        1.2.1 行人步行荷载测定方法第21-23页
        1.2.2 行人步行力模型第23-26页
    1.3 行人-桥梁作用理论第26-32页
        1.3.1 强迫作用理论第26-27页
        1.3.2 相互作用理论第27-32页
    1.4 人行桥人致振动动力计算第32-37页
        1.4.1 人行桥动力响应计算第32-35页
        1.4.2 人行桥动力稳定性计算第35-37页
    1.5 本文研究内容及意义第37-39页
第2章 行人步行力模型及步行参数研究第39-62页
    2.1 引言第39页
    2.2 行人步行力研究第39-49页
        2.2.1 行人步行力模型分类第39-45页
        2.2.2 行人步行力模型评述第45-47页
        2.2.3 本研究提出的模型第47-49页
    2.3 行人步行参数研究第49-61页
        2.3.1 人群步行参数研究第50-55页
        2.3.2 行人个体步行参数研究第55-61页
    2.4 本章小结第61-62页
第3章 行人动力学模型理论研究第62-93页
    3.1 引言第62-63页
    3.2 行人步行运动简介第63-69页
        3.2.1 行人步行周期及运动特点第63-66页
        3.2.2 支撑腿的运动轨迹第66-69页
    3.3 行人动力学模型第69-80页
        3.3.1 单腿支撑阶段行人动力学模型第70-75页
        3.3.2 双腿支撑阶段行人动力学模型第75-80页
    3.4 单、双腿支撑状态转换第80-82页
        3.4.1 单腿支撑状态至双腿支撑状态第80-81页
        3.4.2 双腿支撑状态至单腿支撑状态第81-82页
    3.5 行人动力学方程求解第82-84页
        3.5.1 单腿支撑行人动力学方程求解第82-83页
        3.5.2 双腿支撑行人动力学方程求解第83-84页
    3.6 稳态步伐的确定第84-85页
    3.7 行人动力学分析第85-92页
        3.7.1 TBMwRF 行人动力学模型参数第86页
        3.7.2 基本步行参数的提取第86-87页
        3.7.3 行人步行力计算第87-89页
        3.7.4 行人动力学分析计算示例第89-92页
    3.8 本章小结第92-93页
第4章 行人-桥梁竖向相互作用理论研究第93-123页
    4.1 引言第93页
    4.2 行人在振动环境中的平衡调控第93-96页
        4.2.1 行人受到外部干扰时的平衡调整策略第94-95页
        4.2.2 行人在振动环境中的平衡调控第95-96页
    4.3 行人落脚点平衡恢复第96-108页
        4.3.1 行人线性倒摆模型第96-99页
        4.3.2 行人线性倒摆模型落脚点控制第99-105页
        4.3.3 基于 LIPM 理论的 TBMwRF 落脚点控制第105-108页
    4.4 行人-桥梁相互作用理论第108-114页
        4.4.1 行人-桥梁相互作用研究方法第108-112页
        4.4.2 行人-桥梁相互作用效应第112-114页
    4.5 行人-桥梁相互作用试验对比第114-122页
        4.5.1 试验布置简介第115-116页
        4.5.2 试验步骤及数据处理第116-118页
        4.5.3 行人-桥梁相互作用效应及对比分析第118-122页
    4.6 本章小结第122-123页
第5章 人行桥人致振动响应谱研究第123-153页
    5.1 引言第123-124页
    5.2 人行桥人致振动时程分析第124-126页
        5.2.1 行人步行模态力第124-126页
        5.2.2 人行桥人致振动动力方程第126页
    5.3 人行桥人致振动参考响应谱第126-139页
        5.3.1 参考响应谱设计资料第127-129页
        5.3.2 参考响应谱设计第129-134页
        5.3.3 人行桥人致振动参考响应谱第134-139页
    5.4 人行桥人致振动广义响应谱分析第139-149页
        5.4.1 模态质量调整系数第140页
        5.4.2 模态阻尼调整系数第140-142页
        5.4.3 模态振型调整系数第142-147页
        5.4.4 桥面平均行人数调整因子第147-149页
    5.5 行人-桥梁相互作用修正方法第149-151页
        5.5.1 行人附加质量效应第150页
        5.5.2 行人附加阻尼效应第150-151页
    5.6 本章小结第151-153页
第6章 人行桥人致振动分析第153-165页
    6.1 引言第153页
    6.2 人行桥人致振动计算程序简介第153-154页
    6.3 No.43 号人行桥人致振动分析第154-164页
        6.3.1 人行桥基本参数第154-155页
        6.3.2 现场试验观测第155-157页
        6.3.3 基于响应谱方法的振动预测第157-160页
        6.3.4 基于各国规范的振动预测及比较分析第160-164页
    6.4 本章小结第164-165页
结论及展望第165-168页
    主要研究成果第165-166页
    论文创新点第166页
    后期研究展望第166-168页
参考文献第168-179页
致谢第179-180页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180页

论文共1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电子商务安全协议的设计与形式化分析
下一篇:牛AMPK家族7个基因SNP检测及其与生长和肉质性状的关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