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5页 |
目录 | 第6-8页 |
图目录 | 第8-9页 |
表目录 | 第9-10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0-12页 |
1.1 研究的意义 | 第10页 |
1.2 研究内容 | 第10页 |
1.3 研究的方法 | 第10-11页 |
1.4 创新点与论文结构 | 第11-12页 |
第二章 公司控制权争夺的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第12-23页 |
2.1 公司控制权的理论与文献综述 | 第12-16页 |
2.1.1 公司治理模式 | 第12-13页 |
2.1.2 公司控制权 | 第13-15页 |
2.1.3 控制权私利 | 第15-16页 |
2.2 公司控制权争夺动机分析 | 第16-19页 |
2.2.1 感情因素-创业感情 | 第16-17页 |
2.2.2 法律因素-历史原罪 | 第17页 |
2.2.3 利益因素-控制权私利 | 第17-19页 |
2.3 公司控制权争夺的法律途径 | 第19-21页 |
2.3.1 控股权 | 第19-20页 |
2.3.2 董事制度 | 第20-21页 |
2.4 公司控制权争夺的非法律途径 | 第21-23页 |
2.4.1 印章控制 | 第21页 |
2.4.2 人事控制 | 第21-22页 |
2.4.3 业务控制 | 第22-23页 |
第三章 雷士照明案例背景 | 第23-41页 |
3.1 雷士照明公司简介 | 第23-24页 |
3.2 案例利益相关方简介 | 第24-28页 |
3.2.1 吴长江简介 | 第24-25页 |
3.2.2 赛富资本简介 | 第25-26页 |
3.2.3 施耐德简介 | 第26-27页 |
3.2.4 德豪润达简介 | 第27页 |
3.2.5 中小股东 | 第27-28页 |
3.3 公司财务状况分析(与佛山照明、阳光照明比较) | 第28-40页 |
3.3.1 公司盈利能力分析 | 第29-33页 |
3.3.2 公司营运能力分析 | 第33-37页 |
3.3.3 公司偿债能力分析 | 第37-40页 |
3.4 小结 | 第40-41页 |
第四章 雷士照明控制权之争解析 | 第41-62页 |
4.1 雷士照明控制权之争事件过程回顾 | 第41-43页 |
4.2 雷士照明控制权之争的关键因素 | 第43-51页 |
4.2.1 股权结构分析 | 第43-46页 |
4.2.2 渠道因素 | 第46-48页 |
4.2.3 供应商因素 | 第48-50页 |
4.2.4 员工因素 | 第50-51页 |
4.3 控制权之争对雷士照明公司的影响 | 第51-60页 |
4.3.1 股价的影响 | 第51-55页 |
4.3.2 公司经营状况的影响 | 第55-56页 |
4.3.3 各利益相关方利益损益分析 | 第56-60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0-62页 |
第五章 总结 | 第62-65页 |
5.1 主要工作 | 第62页 |
5.2 主要发现 | 第62-63页 |
5.3 主要建议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7-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