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7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1-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1.2 研究综述 | 第12-13页 |
1.2.1 市政管廊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2 项目风险管理研究述评 | 第13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4-16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1.4.2 研究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1.5 本章小结 | 第16-17页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17-23页 |
2.1 相关概念阐述 | 第17-21页 |
2.1.1 市政管廊 | 第17-19页 |
2.1.2 风险及风险识别 | 第19-21页 |
2.2 市政管廊项目建设风险管理理论依据 | 第21-22页 |
2.2.1 项目风险管理 | 第21页 |
2.2.2 项目风险管理分析流程 | 第21-22页 |
2.2.3 市政管廊建设项目符合项目的特征 | 第22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第三章 南宁市五象新区市政管廊项目建设的风险识别 | 第23-30页 |
3.1 五象新区管廊项目概述 | 第23-24页 |
3.2 管廊建设的必要性分析 | 第24-25页 |
3.2.1 城市发展建设需要 | 第24页 |
3.2.2 城市地下空间有序利用的需要 | 第24页 |
3.2.3 政府政策支持 | 第24-25页 |
3.3 南宁市五象新区市政管廊项日建设的风险识别 | 第25-29页 |
3.3.1 制度层面有可能引起的风险识别 | 第25-26页 |
3.3.2 施工层面有可能引起的风险识别 | 第26-27页 |
3.3.3 资金与管理方面有可能引起的风险识别 | 第27-28页 |
3.3.4 社会影响方面有可能引起的风险识别 | 第28-29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四章 南宁市五象新区市政管廊项目建设风险评估 | 第30-42页 |
4.1 风险评估的工具与方法 | 第30-32页 |
4.1.1 评估方法 | 第30页 |
4.1.2 评估工具 | 第30-32页 |
4.2 市政管廊项目建设风险评估体系 | 第32-35页 |
4.2.1 评价指标的选取 | 第32-33页 |
4.2.2 风险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 | 第33-35页 |
4.2.3 风险评估方案 | 第35页 |
4.3 南宁市五象新区市政管廊项目建设风险评估方案 | 第35-41页 |
4.3.1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35-37页 |
4.3.2 指标风险等级解析 | 第37-40页 |
4.3.3 项目建设风险总体评价 | 第40-41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五章 南宁五象新区市政管廊项目建设风险的控制与应对 | 第42-47页 |
5.1 发挥政府相关职能,协调各方利益 | 第42-43页 |
5.1.1 协调与管线单位的冲突 | 第42-43页 |
5.1.2 明确建设和管理主体 | 第43页 |
5.1.3 平衡项目建设与拆迁、交通的关系 | 第43页 |
5.2 确立完善法律法规与融资制度 | 第43-45页 |
5.2.1 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 | 第43-44页 |
5.2.2 选择有效的融资机制 | 第44-45页 |
5.3 控制项目质量风险 | 第45页 |
5.3.1 做好地下空间规划 | 第45页 |
5.3.2 严格控制设计与施工标准 | 第45页 |
5.4 改善政府领导方式 | 第45-46页 |
5.4.1 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 | 第45-46页 |
5.4.2 改变观念,重视地下管网系统的规划与建设 | 第46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六章 结论与研究展望 | 第47-48页 |
6.1 总结 | 第47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