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施工论文--施工管理论文--技术管理论文

国际工程承包企业的多项目管理模式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8页
    1.1 国际工程承包行业的新特点及企业面临的新挑战第9-12页
    1.2 多项目管理理论的发展历史及研究现状第12-14页
        1.2.1 国外多项目管理理论的发展历史及研究现状第12-13页
        1.2.2 国内多项目管理理论的发展历史和研究现状第13-14页
    1.3 研究问题与研究内容第14-15页
    1.4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5-16页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第16页
    1.6 研究框架第16-18页
第二章 多项目管理的概念界定及内涵特点第18-24页
    2.1 多项目管理的相关概念界定第18-21页
        2.1.1 项目群第18-19页
        2.1.2 项目组合第19页
        2.1.3 多项目管理第19-21页
    2.2 多项目管理的内涵及特点第21-22页
        2.2.1 多项目管理的内涵第21页
        2.2.2 多项目管理的特点第21-22页
    2.3 本章小结第22-24页
第三章 国际工程承包企业多项目管理模式第24-39页
    3.1 我国国际工程承包企业的多项目管理模式的分析第24-30页
        3.1.1 多项目管理模式的概念和三种基本管理模式第24-26页
        3.1.2 我国国际工程承包企业多项目管理模式现状分析第26-29页
        3.1.3 我国国际工程承包企业现有多项目管理模式下存在的问题第29-30页
    3.2 国际工程承包企业的多项目管理模式选择第30-37页
        3.2.1 影响企业多项目管理模式选择的主要因素分析第30-32页
        3.2.2 国际工程承包企业多项目管理模式选择辅助决策模型第32-35页
        3.2.3 辅助决策模型的使用案例说明第35-37页
    3.3 本章小结第37-39页
第四章 国际工程承包企业多项目管理模式的支撑体系分析第39-46页
    4.1 多项目管理模式的支撑体系构成第39-40页
    4.2 多项目环境下的组织架构设计第40-42页
        4.2.1 多项目环境下的总部功能定位第40页
        4.2.2 多项目管理模式下的组织模式选择第40-42页
    4.3 多项目管控体系下的分级管理和项目管理办公室的设置研究第42-43页
        4.3.1 组织结构的扁平化与企业多项目管控体系下的分级管理第42页
        4.3.2 项目管理办公室的设置第42-43页
    4.4 企业的多项目管理制度和流程设计第43-44页
    4.5 多项目管理模式下的人才梯队建设和信息支持平台(PMIS)第44-45页
        4.5.1 多项目管理模式下的人才梯队建设第44页
        4.5.2 多项目管理模式下的信息支持平台第44-45页
    4.6 企业多项目管理文化建设第45页
    4.7 本章小结第45-46页
第五章 国际工程承包企业多项目管理实施模型构建第46-59页
    5.1 国际工程承包企业多项目管理实施模型的设计原则和模块划分第46页
    5.2 实施模型各模块主要活动和管理流程识别第46-57页
        5.2.1 项目选择和分组模块研究第46-48页
        5.2.2 实施模型的规划模块研究第48-54页
        5.2.3 多项目的实施和监控模块第54-56页
        5.2.4 多项目收尾和绩效评估模块研究第56-57页
    5.3 多项目管理实施模型的构建第57-58页
    5.4 本章小结第58-59页
第六章 国际工程承包企业多项目管理案例分析第59-73页
    6.1 某国际工程承包公司多项目管理实施案例介绍第59-70页
        6.1.1 多项目管理模式的选择第59-60页
        6.1.2 项目选择和分组模块第60-61页
        6.1.3 多项目规划模块第61-66页
        6.1.4 多项目的实施模块第66-69页
        6.1.5 多项目收尾和绩效评估模块第69-70页
    6.2 某国际工程承包公司多项目管理案例实践的评价第70-73页
        6.2.1 案例实践的多项目管理理论应用分析第70-71页
        6.2.2 案例实践的改进建议第71-73页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第73-75页
    7.1 研究结论第73-74页
    7.2 存在的不足和下一步研究的方向第74-75页
参考文献第75-79页
致谢第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电网不平衡情况下三电平光伏逆变器的并网控制研究
下一篇:精益生产技术在汽车灯具公司生产效率提升上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