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3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8-9页 |
第二节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9-13页 |
第二章 目前汇率、利率制度的历史与现状 | 第13-19页 |
第一节 我国汇率、利率制度的历史演变 | 第13-15页 |
1. 我国汇率制度的历史演变 | 第13-14页 |
2. 我国利率制度的历史演变 | 第14-15页 |
第二节 对现阶段汇率改革和利率改革阶段性评述 | 第15-19页 |
1. 汇率改革评述 | 第15-16页 |
2. 利率改革评述 | 第16-17页 |
3. 基本矛盾分析 | 第17-19页 |
第三章 现有模型概述与适用性的讨论 | 第19-29页 |
第一节 购买力平价模型 | 第19-20页 |
1. 绝对购买力平价模型(Absolute Purchasing Power Parity) | 第19页 |
2. 相对购买力平价模型(Relative Purchasing Power Parity) | 第19-20页 |
第二节 利率平价模型 | 第20-21页 |
1. 非抛补利率平价模型(Uncovered Interest Rate Parity) | 第20-21页 |
2. 抛补的利率平价模型(Covered Interest Rate Parity) | 第21页 |
第三节 Mundell-Fleming模型 | 第21-23页 |
第四节 弹性价格货币模型与粘性价格货币模型 | 第23-24页 |
1. 弹性价格货币模型 | 第23页 |
2. 粘性价格货币模型 | 第23-24页 |
第五节 各种理论在中国的适用性分析 | 第24-27页 |
第六节 利率平价模型的修改 | 第27-29页 |
第四章 利率与汇率关系实证分析 | 第29-40页 |
第一节 分析工具简介 | 第29-31页 |
1. 序列平稳性检验 | 第29-30页 |
2. 协整理论 | 第30页 |
3. 格兰杰(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 第30-31页 |
4. 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 | 第31页 |
第二节 利率与汇率相关关系分析 | 第31-40页 |
1. 基于抛补利率平价模型的分析 | 第31-40页 |
第五章 其他国家地区政策借鉴以及启示 | 第40-48页 |
第一节 其他国家地区的汇率改革经验 | 第40-43页 |
1. 波兰的汇率改革经验 | 第40-41页 |
2. 智利的汇率改革经验 | 第41-42页 |
3. 泰国的汇率改革经验 | 第42-43页 |
第二节 其他国家地区的利率改革经验 | 第43-47页 |
1. 美国的利率改革经验 | 第43-44页 |
2. 日本的利率改革经验 | 第44-45页 |
3. 韩国的利率改革经验 | 第45-47页 |
第三节 对我国利率、汇率改革的启示 | 第47-48页 |
第六章 我国汇率-利率政策协调现状与建议 | 第48-52页 |
第一节 基于已有数据分析的结论 | 第48页 |
第二节 人民币汇率-利率政策协调现状 | 第48-49页 |
第三节 针对我国利率、汇率改革的政策建议 | 第49-52页 |
1. 改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推进汇率市场化改革 | 第50页 |
2. 推进资本市场管制进行稳妥有序的放开 | 第50页 |
3. 进行金融创新,增加利率品种 | 第50-51页 |
4. 调整经济结构,由外需型向内需型转变 | 第51-52页 |
注释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
后记 | 第55-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