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4页 |
导言 | 第14-17页 |
1.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基本理论 | 第17-34页 |
·公司治理结构的基本概念 | 第17-21页 |
·公司治理结构的定义 | 第17页 |
·公司治理结构的内容 | 第17-21页 |
·公司治理结构相关研究回顾 | 第21-27页 |
·公司治理相关理论 | 第21-23页 |
·国外学者对公司治理结构的研究 | 第23-24页 |
·国外学者对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特殊性的研究 | 第24-25页 |
·我国学者对国有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研究 | 第25-27页 |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特殊性 | 第27-31页 |
·商业银行经营目标具有两面性 | 第28-29页 |
·商业银行资本结构特殊杠杆比率高 | 第29页 |
·商业银行委托代理关系复杂信息透明度低 | 第29-30页 |
·商业银行受到严厉的行业管制和监管 | 第30-31页 |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准则 | 第31-34页 |
2.商业银行治理结构的典型模式 | 第34-47页 |
·英美模式 | 第34-39页 |
·英美模式组织结构 | 第34-36页 |
·英美模式内部治理机制 | 第36-39页 |
·德日模式 | 第39-44页 |
·德日模式组织结构 | 第39-41页 |
·德日模式内部治理机制 | 第41-44页 |
·英美模式与德日模式的比较 | 第44-45页 |
·对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启示 | 第45-47页 |
3.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沿革与现状 | 第47-58页 |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治理模式演进 | 第47-51页 |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51-58页 |
·国家控股下产权虚置 | 第51-53页 |
·缺乏有效的内部制衡机制 | 第53-54页 |
·激励约束机制的问题 | 第54-55页 |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信息披露机制不健全 | 第55-58页 |
4.完善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对策 | 第58-82页 |
·建立融合型的二元制组织结构 | 第58-66页 |
·设立金股规范股东大会 | 第60-62页 |
·借鉴英美模式型的董事会 | 第62-64页 |
·建立德国型的监事会制度 | 第64-65页 |
·培育专业化的高级管理层 | 第65-66页 |
·借鉴淡马锡模式解决产权虚置问题 | 第66-71页 |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创新的目标 | 第66-67页 |
·优化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股权构成 | 第67-69页 |
·借鉴淡马锡经验解决国有银行产权虚置问题和所有者缺位问题 | 第69-71页 |
·利用三权分立理论完善内部制衡机制 | 第71-77页 |
·"三权分立理论"对公司治理的影响 | 第71-72页 |
·我国企业"三权分立——制衡"结构模式形成的基础 | 第72-73页 |
·改善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内部制衡机制的对策 | 第73-77页 |
·结合业务转型创新激励机制 | 第77-79页 |
·改进约束机制 | 第79-80页 |
·完善信息披露机制 | 第80-82页 |
5.中国工商银行公司治理结构优化实践 | 第82-93页 |
·案例背景 | 第82-83页 |
·工行公司治理结构改革 | 第83-85页 |
·工行与招行公司治理结构比较 | 第85-91页 |
·股权结构的比较 | 第85-87页 |
·内部制衡机制的比较 | 第87-89页 |
·激励约束机制比较 | 第89-91页 |
·信息披露机制比较 | 第91页 |
·对工行公司治理结构改革的评论 | 第91-93页 |
参考文献 | 第93-96页 |
后记 | 第96-97页 |
致谢 | 第97-98页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第98-9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