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PMU优化配置研究
致谢 | 第4-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目录 | 第8-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6页 |
1.2.1 国内外PMU和WAMS系统发展现状 | 第11-13页 |
1.2.2 PMU优化配置的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16-18页 |
第2章 保证全网可观测的PMU优化配置研究 | 第18-31页 |
2.1 引言 | 第18-19页 |
2.2 系统可观测性原理 | 第19页 |
2.3 优化算法介绍 | 第19-21页 |
2.3.1 模拟退火算法 | 第20页 |
2.3.2 禁忌搜索算法 | 第20页 |
2.3.3 遗传算法 | 第20-21页 |
2.3.4 蚁群算法 | 第21页 |
2.3.5 0-1整数规划(BIP) | 第21页 |
2.4 基于0-1整数规划的PMU配置模型 | 第21-24页 |
2.5 考虑最大可观测通道数约束和关键线路约束 | 第24-26页 |
2.5.1 考虑最大可观测通道数约束 | 第24页 |
2.5.2 线路筛选技术 | 第24-26页 |
2.5.3 关键故障线路集N-1校验模型 | 第26页 |
2.6 算例分析 | 第26-30页 |
2.6.1 算例介绍 | 第26-27页 |
2.6.2 考虑最大可观测通道数 | 第27-28页 |
2.6.3 关键线路故障集 | 第28-29页 |
2.6.4 基于关键故障集的N-1校验 | 第29-30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3章 故障定位及其PMU优化配置研究 | 第31-44页 |
3.1 引言 | 第31页 |
3.2 基于同步相量测量技术的故障定位算法 | 第31-37页 |
3.2.1 基本原理 | 第31-34页 |
3.2.2 PMU配置规则 | 第34-37页 |
3.3 PMU配置流程图和故障定位算法实现过程 | 第37-38页 |
3.3.1 PMU配置流程图 | 第37页 |
3.3.2 故障定位算法实现过程 | 第37-38页 |
3.4 算例分析 | 第38-43页 |
3.4.1 PMU配置结果 | 第38-40页 |
3.4.2 故障定位结果 | 第40-43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4章 适合小干扰稳定的PMU优化配置研究 | 第44-52页 |
4.1 引言 | 第44-45页 |
4.2 小干扰稳定及小干扰稳定分析 | 第45-47页 |
4.2.1 小干扰稳定问题 | 第45-46页 |
4.2.2 小干扰稳定分析方法简述 | 第46-47页 |
4.3 浙江500KV电网ZJP76算例分析 | 第47-51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5章 多种应用下的PMU优化配置研究 | 第52-56页 |
5.1 引言 | 第52页 |
5.2 多种应用下的PMU优化配置策略 | 第52-53页 |
5.3 浙江电网500KV算例分析 | 第53-54页 |
5.4 浙江电网220KV算例分析 | 第54-55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6-58页 |
6.1 研究工作总结 | 第56-57页 |
6.2 后续工作展望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61-62页 |
附录 第二章中基于0-1整数规划模型解释 | 第62-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