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4页 |
1.导论 | 第14-22页 |
·研究的问题及意义 | 第14-15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4-15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15页 |
·相关文献综述 | 第15-19页 |
·研究的基本思路和逻辑结构 | 第19-20页 |
·研究的方法 | 第20页 |
·可能的创新以及不足之处 | 第20-22页 |
2.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发展历程及经验教训分析 | 第22-27页 |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发展历程中存在的若干问题 | 第22-24页 |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发展历程的经验教训分析 | 第24-27页 |
3.国外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实践比较及启示 | 第27-38页 |
·发达国家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实践比较 | 第27-32页 |
·德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 第27-28页 |
·法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 第28-29页 |
·日本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 第29-31页 |
·加拿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 第31-32页 |
·发展中国家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实践比较 | 第32-34页 |
·波兰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 第32-33页 |
·朝鲜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 第33-34页 |
·巴西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 第34页 |
·国外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 第34-38页 |
4.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试点模式分析 | 第38-44页 |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典型地区的试点模式 | 第38-41页 |
·北京模式 | 第38-39页 |
·江苏模式 | 第39页 |
·山西模式 | 第39-40页 |
·陕西模式 | 第40-41页 |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模式的创新分析 | 第41-43页 |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 第43-44页 |
5.构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难点分析 | 第44-53页 |
·管理体制未完全理顺执行机构缺位 | 第44-45页 |
·扩大覆盖面的困境 | 第45-49页 |
·经济发展水平 | 第45-46页 |
·制度安排 | 第46-47页 |
·政府责任和财政风险 | 第47-48页 |
·社会保险认知度 | 第48页 |
·历史文化传统 | 第48-49页 |
·政府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建设中面临的难点 | 第49-51页 |
·各级政府的财政责任不明确,难以实现地区养老保障的均等化 | 第49页 |
·对中西部地区转移支付规模过小,导致其在平衡地区财力方面发挥的作用很小 | 第49-50页 |
·要解决政府资金补贴的投入问题,仅靠专项转移支付是不够的 | 第50页 |
·农村的养老保险转移支付需要规范化、公式化的转移支付方式 | 第50页 |
·转移支付制度缺乏法律权威性 | 第50-51页 |
·新农保与老农保、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安排衔接问题 | 第51页 |
·养老保险基金保值增值难度大 | 第51-53页 |
6.完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对策研究 | 第53-60页 |
·加快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法制建设进程 | 第53页 |
·理顺管理体制,完善执行机构 | 第53-54页 |
·根据地区差异确定缴费额,创新缴费方式 | 第54-55页 |
·通过有效的政策宣传引导,提高农民社会保险意识 | 第55页 |
·构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建议 | 第55-57页 |
·建立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农村养老保险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 第55-56页 |
·增加对困难地区的财政投入,建立公式化的转移支付方法 | 第56页 |
·建立引导机制,使政府投入能够调动农民参保的积极性 | 第56-57页 |
·创新转移支付方式 | 第57页 |
·赋予转移支付以法律地位,为建立规范的养老保险转移支付制度提供法律保证 | 第57页 |
·新农保与老农保、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安排的衔接 | 第57-58页 |
·改革农村养老保险基金营运制度,建立完善的监督体系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后记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第65-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