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钱穆民族复兴思想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目录 | 第5-7页 |
绪论 | 第7-14页 |
1. 选题缘由及意义 | 第7-10页 |
2. 研究现状及创新之处 | 第10-14页 |
1. 抗战时期钱穆民族复兴思想的形成原因 | 第14-22页 |
1.1 家庭与教育的影响 | 第14-16页 |
1.2 中西方社会思潮及理论学说的影响 | 第16-18页 |
1.3 日本侵华后民族危机时势所趋 | 第18-22页 |
2. 实现民族复兴的可能性 | 第22-28页 |
2.1 钱穆对于战争态势的思考 | 第23-24页 |
2.2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最优论 | 第24-25页 |
2.3 改造中华民族不足的可能性 | 第25-28页 |
3. 中华民族如何实现民族复兴 | 第28-60页 |
3.1 民族复兴与文化复兴 | 第28-43页 |
3.3 民族复兴在教育道路上的探索 | 第43-47页 |
3.4 民族复兴与政治复兴 | 第47-57页 |
3.5 民族复兴在经济道路上的探索 | 第57-60页 |
4. 钱穆民族复兴思想的个性特点及局限性 | 第60-68页 |
4.1 主张“据旧开新”,有限度的“中西调和” | 第60-62页 |
4.2 浓厚的儒家理念 | 第62-63页 |
4.3 文化至上主义 | 第63-66页 |
4.4 复古主义倾向 | 第66-68页 |
结语 | 第68-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5页 |
附录 | 第75-76页 |
后记 | 第76-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