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实施利率中介目标制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目录 | 第6-8页 |
1. 引言 | 第8-16页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目的 | 第8-9页 |
1.2 研究框架 | 第9页 |
1.3 文献综述 | 第9-12页 |
1.4.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择的理论分析 | 第12-16页 |
1.4.1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择的定性分析 | 第12-13页 |
1.4.2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择的定量分析 | 第13-16页 |
2.中介目标选择的国际经验及经济环境 | 第16-21页 |
2.1. 主要国家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演进过程 | 第16-17页 |
2.2. 主要国家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演进特点 | 第17-18页 |
2.3. 中介目标选择的经济环境 | 第18-21页 |
2.3.1. 货币量作为中介目标的经济环境 | 第18-19页 |
2.3.2. 利率作为中介目标的经济环境 | 第19-21页 |
3.利率目标取代货币供应量目标的必要性 | 第21-29页 |
3.1. 货币供应目标难以落实影响央行信誉 | 第22-23页 |
3.2. 基础货币内生影响货币供应量可控性 | 第23-26页 |
3.3 货币流通速度不稳定影响政策有效实施 | 第26-27页 |
3.4. 金融市场发展影响货币供应量可测性 | 第27-29页 |
4.利率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可行性 | 第29-41页 |
4.1. 市场化的推进是利率目标发挥作用的基础 | 第29-31页 |
4.2.现行体制下我国利率传导渠道的分析 | 第31-33页 |
4.3. 货币政策市场利率渠道的有效性分析 | 第33-41页 |
4.4.小结 | 第41页 |
5. 实施利率中介目标制的政策建议 | 第41-45页 |
5.1. 协调利率与汇率关系确立利率主导地位 | 第42页 |
5.2 培育国债市场完善公开市场业务 | 第42-43页 |
5.3. 推进市场化进程疏通利率传导渠道 | 第43页 |
5.4.发展资本市场发挥利率配置资源作用 | 第43-45页 |
结论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第49-50页 |
后记 | 第50-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