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民政工作论文

我国志愿者激励机制的构建和完善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2页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第8-9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10页
        1.2.1 对志愿者概念的界定第9页
        1.2.2 志愿者动机的理解第9页
        1.2.3 志愿者激励机制的现状及问题第9-10页
        1.2.4 对志愿者激励机制的解决对策第10页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第10-12页
        1.3.1 研究目标及研究内容第10-11页
        1.3.2 研究方法第11-12页
第二章 志愿者激励机制研究的理论梳理第12-19页
    2.1 志愿者、志愿组织及志愿精神的界定第12-13页
        2.1.1 志愿者概念的界定第12页
        2.1.2 志愿组织的内涵定义及功能分析第12-13页
        2.1.3 志愿精神概念的界定第13页
    2.2 理论基础第13-19页
        2.2.1 动机与激励相关理论第13-16页
        2.2.2 第三部门理论第16-17页
        2.2.3 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第17-19页
第三章 国外志愿者激励机制借鉴第19-23页
    3.1 志愿培训务实化第19页
    3.2 人员管理体制化第19-20页
    3.3 志愿教育深入化第20-21页
    3.4 活动资金有保障第21-23页
第四章 我国志愿服务领域激励机制现状第23-29页
    4.1 我国志愿者激励现状分析第23-24页
        4.1.1 以政策法规对志愿服务进行激励第23页
        4.1.2 以技能培训的方式开展志愿者激励第23-24页
        4.1.3 以社会宣传的方式推动志愿者激励第24页
    4.2 我国志愿者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第24-29页
        4.2.1 政策法规不健全第24-25页
        4.2.2 对志愿活动的社会支持不足第25页
        4.2.3 人员专业性及志愿者培训有待提高第25-26页
        4.2.4 活动资金匮乏且筹措能力不足第26页
        4.2.5 对志愿者的保障不足第26-27页
        4.2.6 激励方式过于单一第27页
        4.2.7 忽视志愿者的内在需求第27-29页
第五章 我国志愿者激励机制构建与完善第29-39页
    5.1 外部激励机制第29-35页
        5.1.1 完善政策法规,形成法制保障第29-30页
        5.1.2 培育公民文化,宣传志愿精神第30-31页
        5.1.3 注重志愿者的学习与培训第31页
        5.1.4 拓宽筹资渠道,加强筹资能力第31-32页
        5.1.5 完善时间储蓄,增加社会回报第32-34页
        5.1.6 实行绩效考核,适当运用负激励第34-35页
    5.2 内在激励机制第35-39页
        5.2.1 加强对志愿者的目标激励第36-37页
        5.2.2 重视对志愿者的情感与道德激励第37-38页
        5.2.4 运用忧患理念强化竞争激励机制第38-39页
第六章 结论第39-40页
参考文献第40-43页
致谢第43页

论文共4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政府公共服务外包中的非营利组织参与研究
下一篇:湖南地税系统电子税务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