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热冬冷地区混合式地源热泵间歇运行及经济性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目录 | 第8-10页 |
插图索引 | 第10-12页 |
附表索引 | 第12-13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19页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第13-14页 |
1.1.1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3页 |
1.1.2 课题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2 地源热泵系统分类 | 第14-15页 |
1.3 混合式地源热泵的分类与特征 | 第15-16页 |
1.3.1 混合式地源热泵的分类 | 第15页 |
1.3.2 混合式地源热泵的特征 | 第15-16页 |
1.4 国内外地源热泵系统的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1.4.1 国外地源热泵系统运行性能研究 | 第16-17页 |
1.4.2 国内地源热泵系统运行性能研究 | 第17-18页 |
1.5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第2章 夏热冬冷地区气候、负荷及蓄能特性 | 第19-32页 |
2.1 夏热冬冷地区气候特征 | 第19-21页 |
2.1.1 夏热冬冷地区气候特点构成 | 第19-20页 |
2.1.2 夏热冬冷地区典型区域气候特点 | 第20-21页 |
2.2 夏热冬冷地区建筑能耗与负荷特性 | 第21-25页 |
2.2.1 夏热冬冷地区能耗现状 | 第21-22页 |
2.2.2 夏热冬冷地区建筑负荷特性 | 第22-25页 |
2.3 夏热冬冷地区土壤蓄能策略 | 第25-30页 |
2.3.1 地质与土壤热物性 | 第25-28页 |
2.3.2 夏热冬冷地区地源热泵特点 | 第28-29页 |
2.3.3 夏热冬冷地区混合式地源热泵的系统集成 | 第29-30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0-32页 |
第3章 冷却塔+地埋管地源热泵模型建立 | 第32-41页 |
3.1 冷却塔模型 | 第32-35页 |
3.2 地埋管模型 | 第35-38页 |
3.2.1 钻孔内传热模型 | 第35-37页 |
3.2.2 钻孔外传热模型 | 第37-38页 |
3.3 地源热泵机组模型 | 第38-39页 |
3.4 计算方法 | 第39-40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4章 冷却塔+地埋管地源热泵间歇运行特性 | 第41-52页 |
4.1 冷却塔+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间歇运行模式 | 第41-42页 |
4.2 混合式地源热泵系统间歇运行地热特性 | 第42-46页 |
4.2.1 混合式地源热泵间歇运行地温变化特性 | 第43-45页 |
4.2.2 混合式地源热泵间歇运行地温变化速率 | 第45-46页 |
4.3 混合式地源热泵系统间歇运行水温变化 | 第46-48页 |
4.4 混合式地源热泵系统间歇运行系统性能 | 第48-51页 |
4.4.1 混合式地源热泵间歇运行机组 COP | 第48-49页 |
4.4.2 混合式地源热泵间歇运行地埋管换热量 | 第49-51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5章 管群模式地源热泵特性及经济性 | 第52-65页 |
5.1 管群模型建立 | 第52-53页 |
5.2 不同管群模式的传热特性研究 | 第53-57页 |
5.2.1 不同管群模式的计算 | 第53-54页 |
5.2.2 不同管群模式计算结果分析 | 第54-56页 |
5.2.3 不同管群模式的布局优化 | 第56-57页 |
5.3 夏热冬冷地区地源热泵系统综合济性分析 | 第57-64页 |
5.3.1 工程系统概况及空调系统冷热源选择 | 第57-58页 |
5.3.2 系统技术经济评价参数及方法 | 第58-59页 |
5.3.3 设备选型及初投资计算 | 第59-61页 |
5.3.4 投资回收期计算 | 第61-64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65-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2页 |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