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视剧的翻拍现象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引言 | 第8-11页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现状 | 第8-9页 |
1 研究背景 | 第8页 |
2 研究现状 | 第8-9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9页 |
1 理论价值 | 第9页 |
2 现实意义 | 第9页 |
(三)本文的选题价值及主要创新点 | 第9-11页 |
1 选题价值 | 第9-10页 |
2 主要创新点 | 第10-11页 |
一、影视翻拍热潮概述 | 第11-16页 |
(一)源自电视剧 | 第11-13页 |
1 国外电视作品的洋为中用 | 第11-12页 |
2 国内经典电视剧的重现 | 第12-13页 |
(二)源自电影 | 第13-14页 |
(三)源自其他艺术形式 | 第14-16页 |
二、翻拍现象的原因探究 | 第16-21页 |
(一)投资方和制片商方面 | 第16-18页 |
1 翻拍成为收视的可靠保证 | 第16页 |
2 为资金回笼增加保险系数 | 第16-17页 |
3 推出影视新人以求长远利益 | 第17-18页 |
(二)创作者方面 | 第18-19页 |
1 剧本来源:现实题材禁忌太多 | 第18页 |
2 通吃不同的收视群体 | 第18-19页 |
(三)受众方面 | 第19-21页 |
1 大众娱乐心态从“好看”到“好玩” | 第19页 |
2 与经典对比,对评价的期待 | 第19-21页 |
三、翻拍现象的理论视角分析 | 第21-29页 |
(一)影视艺术与技术视角 | 第21-23页 |
1 剧本的原创动力不足 | 第21页 |
2 对艺术的本体追求 | 第21-22页 |
3 技术创新 | 第22-23页 |
(二)经济学视角 | 第23-25页 |
1 剧本环节的投入降低 | 第23页 |
2 市场需求大 | 第23-24页 |
3 投资风险低 | 第24-25页 |
(三)心理学及传播学视角 | 第25-29页 |
1 品牌认知心理 | 第25-26页 |
2 怀旧心理 | 第26-27页 |
3 大众传播与社会舆论的关系 | 第27-29页 |
四、翻拍现象过热的利与弊 | 第29-35页 |
(一)益处 | 第29-32页 |
1 借鉴成功经验,增加经济收益 | 第29-30页 |
2 艺术水平的提高,视听效果更佳 | 第30-31页 |
3 丰富文化市场,满足受众需求 | 第31-32页 |
(二)弊端 | 第32-35页 |
1 阻碍剧本原创力的发展 | 第32-33页 |
2 容易使受众审美疲劳 | 第33页 |
3 .部分作品趣味降低,亵渎经典 | 第33-34页 |
4 透支观众信任感 | 第34-35页 |
五、影视翻拍应注意的策略和遵循的原则 | 第35-40页 |
(一)翻拍的策略 | 第35-37页 |
1 利用优势良性宣传 | 第35页 |
2 培养积极的消费偶像 | 第35-36页 |
3 注重创新内容的时代感 | 第36-37页 |
4 满足受众的视听需求 | 第37页 |
(二)翻拍的原则 | 第37-40页 |
1 提升审美价值,追求艺术提高 | 第37页 |
2 遵循原剧作的精神,适当创新 | 第37-38页 |
3 避免资源浪费和市场的过度饱和 | 第38-39页 |
4 坚持品质,不低俗化 | 第39-40页 |
结论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后记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