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英文词缩略表 | 第8-10页 |
前言 | 第10-14页 |
1 主要仪器、试剂与耗材 | 第14-18页 |
1.1 主要实验仪器 | 第14-15页 |
1.2 主要实验试剂及耗材 | 第15-18页 |
2. 实验方法 | 第18-31页 |
2.1 保守性分析 | 第18页 |
2.2 质粒的构建 | 第18-23页 |
2.2.1 试剂的配制 | 第18-19页 |
2.2.2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和转化 | 第19-20页 |
2.2.3 构建质粒 | 第20-23页 |
2.3 NRXN1-HEK293稳定表达细胞系的筛选 | 第23-30页 |
2.3.1 细胞培养 | 第23-24页 |
2.3.2 转染 | 第24-25页 |
2.3.3 鉴定方法 | 第25-30页 |
2.4 NRXN1蛋白的亚细胞定位 | 第30页 |
2.5 NRXN1野生型蛋白和突变型蛋白生化特性的测定 | 第30-31页 |
2.5.1 蛋白质半衰期的确定 | 第30页 |
2.5.2 降解途径的确定 | 第30-31页 |
3. 实验结果 | 第31-38页 |
3.1 保守性分析结果 | 第31页 |
3.2 载体构建质粒测序结果 | 第31-32页 |
3.3 NRXN1稳定表达细胞系鉴定结果 | 第32-33页 |
3.4 NRXN1野生型及突变型蛋白的亚细胞定位 | 第33-36页 |
3.5 蛋白质半衰期 | 第36-37页 |
3.6 蛋白质降解途径 | 第37-38页 |
4. 分析与讨论 | 第38-39页 |
5. 结论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2页 |
综述 | 第42-55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5页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第55-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个人简历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