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计算机网络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

基于多层序列的攻击特征自动提取方法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1 绪论第9-15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9-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3页
    1.3 本文的组织结构第13-15页
2 攻击特征提取方法研究综述第15-29页
    2.1 NSG通用框架第15页
    2.2 攻击特征自动提取方法的原理分析第15-22页
        2.2.1 基于最长公共子串特征提取方法第15-17页
        2.2.2 基于固定长度负载出现频率的提取方法第17-18页
        2.2.3 基于可变长度负载出现频率的提取方法第18-19页
        2.2.4 基于语义分析的攻击特征自动提取方法第19-20页
        2.2.5 基于序列比对的攻击特征自动提取方法第20-22页
    2.3 攻击特征自动提取方法的特点对比第22-25页
        2.3.1 攻击特征自动提取的对比标准第22-23页
        2.3.2 方法对比第23-25页
    2.4 攻击特征自动提取面临的问题第25-27页
    2.5 攻击特征自动提取的未来趋势第27-28页
    2.6 本章小结第28-29页
3 序列比对算法的研究和改进第29-48页
    3.1 现有序列比对算法分析第29-34页
        3.1.1 算法原理分析第29-32页
        3.1.2 应用于攻击特征自动提取的缺陷第32-34页
    3.2 INLA 改进的NLA算法第34-38页
        3.2.1 改进算法的基本思想第34页
        3.2.2 鼓励函数第34-36页
        3.2.3 动态线性罚分第36页
        3.2.4 算法描述第36-38页
    3.3 实验与结果分析第38-44页
        3.3.1 实验环境及参数配置第38-39页
        3.3.2 小数据量实验结果及分析第39-42页
        3.3.3 大数据量实验结果及分析第42-44页
    3.4 将INLA应用于多序列比对第44-47页
    3.5 本章小结第47-48页
4 层次剪枝的攻击特征自动提取方法第48-57页
    4.1 方法基本框架第48-50页
    4.2 剪枝策略第50-53页
        4.2.1 原理描述第50-51页
        4.2.2 过程描述第51-53页
    4.3 实验与结果分析第53-56页
        4.3.1 实验环境第53页
        4.3.2 方法有效性验证第53-54页
        4.3.3 抗噪能力测试第54-56页
    4.4 本章小结第56-57页
5 总结与展望第57-59页
    5.1 论文总结第57-58页
    5.2 未来工作展望第58-59页
参考文献第59-64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第64-65页
致谢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铜浮选泡沫图像监控系统的构件化软件设计
下一篇:ECT图像重建算法研究及其硬件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