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亚子(1912-1936)诗歌研究
| 摘要 | 第8-10页 |
| ABSTRACT | 第10-11页 |
| 绪论 | 第12-17页 |
| 一 论题的提出 | 第12-13页 |
| 二 前人的研究 | 第13-14页 |
| 三 研究目标、方法和思路 | 第14-17页 |
| 第一章 袁世凯统治时期的诗 | 第17-30页 |
| 第一节 哀悼诗 | 第17-24页 |
| 第二节 反袁诗 | 第24-30页 |
| 第二章 柳亚子“三集”中收录的诗 | 第30-44页 |
| 第一节 结成诗集 | 第30-32页 |
| 第二节 《酒社集》 | 第32-39页 |
| 第三节 《迷楼集》 | 第39-40页 |
| 第四节 《乐国吟》 | 第40-41页 |
| 第五节 小结 | 第41-44页 |
| 第三章 柳亚子1924到1936的诗 | 第44-67页 |
| 第一节 述怀诗 | 第45-50页 |
| 第二节 题赠诗 | 第50-52页 |
| 第三节 纪游诗 | 第52-61页 |
| 第四节 国难诗 | 第61-67页 |
| 第四章 柳亚子诗的诗学渊源和艺术特点 | 第67-77页 |
| 第一节 发愤而作 承袭屈原 | 第67-69页 |
| 第二节 沉郁勃发 宗尚杜甫 | 第69-71页 |
| 第三节 梗概多气 学习晚明诸子 | 第71-72页 |
| 第四节 箫心剑态 仿效龚自珍 | 第72-73页 |
| 第五节 柳诗的艺术特点 | 第73-77页 |
| 结语 | 第77-79页 |
| 参考文献 | 第79-83页 |
| 书籍 | 第79-82页 |
| 论文 | 第82-83页 |
| 致谢 | 第83-85页 |
| 附件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