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民法论文

父母监护权撤销制度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引言第9-11页
一、父母监护权撤销概述第11-16页
    (一) 父母监护权撤销的基本含义第11-12页
        1. 监护第11页
        2. 父母监护权第11-12页
        3. 父母监护权撤销第12页
    (二) 父母监护权撤销与相关制度的比较第12-14页
        1. 父母监护权撤销与其他监护人监护权撤销第12-13页
        2. 父母监护权撤销与监护权转移第13页
        3. 父母监护权撤销与亲权剥夺第13-14页
    (三) 父母监护权撤销制度的法理基础第14-16页
        1. 儿童最大利益原则第14-15页
        2. 国家主义监护理论第15-16页
二、父母监护权撤销制度比较研究第16-23页
    (一) 监护人侵害子女行为的发现和举报第16-17页
        1. 大陆法系国家第16页
        2. 英美法系国家第16-17页
    (二) 父母监护权撤销的条件第17-18页
        1. 大陆法系国家第17-18页
        2. 英美法系国家第18页
    (三) 启动撤销程序和行使撤销权的主体第18-19页
        1. 大陆法系国家第18页
        2. 英美法系国家第18-19页
    (四) 未成年人的安置第19-20页
        1. 大陆法系国家第19页
        2. 英美法系国家第19-20页
    (五) 国家对未成年人监护的监督第20-21页
        1. 大陆法系国家第20-21页
        2. 英美法系国家第21页
    (六) 国外规定对我国的启示第21-23页
        1. 将儿童最大利益原则贯穿始终第21页
        2. 做好安置保障工作第21-22页
        3. 建立国家监护制度第22页
        4. 构建监护监督体系第22-23页
三、我国的父母监护权撤销制度现状第23-35页
    (一) 我国父母监护权撤销制度的立法现状及评析第23-27页
        1. 《民法通则》第23-24页
        2. 《未成年人保护法》第24-25页
        3. 《反家庭暴力法》第25页
        4. 两高两部《意见》第25-26页
        5. 《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第26页
        6. 《关于加强和改进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的意见》第26-27页
        7. 《关于依法惩治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的意见》第27页
        8. 《江苏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第27页
    (二) 父母监护权撤销制度的实务现状及评析第27-31页
        1. 裁判文书网案例数据分析第27-28页
        2. 最高人民法院典型案例数据分析第28-29页
        3. 实例分析第29-31页
    (三) 我国父母监护权撤销制度的不足之处第31-35页
        1. 父母侵害未成年子女的举报机制设置不完善第31-32页
        2. 申请撤销父母监护权的主体设置不科学第32页
        3. 撤销父母监护权的法定事由不全面第32-33页
        4. 撤销父母监护权的程序不完整第33页
        5. 被撤销父母监护权的未成年人安置保障机制滞后第33-34页
        6. 监护监督机制缺失第34-35页
四、完善我国父母监护权撤销制度的建议第35-46页
    (一) 完善父母侵权行为的发现和报告机制第35-36页
        1. 区分普通主体与特殊主体的举报义务第35页
        2. 宣传教育,提高相关人员和单位的积极性第35-36页
    (二) 科学设置撤销父母监护权的申请主体第36-37页
        1. 撤销“部分单位”的申请权第36页
        2. 赋予检察机关独立的申请权第36-37页
    (三) 完善父母监护权撤销的法定事由第37页
    (四) 完善父母监护权的撤销程序第37-40页
        1. 实行特别程序和普通程序双轨制第37-38页
        2. 充分运用法院职权主义模式第38页
        3. 坚持不公开审理原则第38页
        4. 合理分配举证责任第38-39页
        5. 充分运用人身安全保护裁定第39页
        6. 适时调整新的监护人指定顺序第39-40页
        7. 将保护未成年人隐私理念贯穿于诉讼过程第40页
    (五) 完善未成年人的安置和保障机制第40-42页
        1. 完善临时照料人、家庭寄养和收养制度第40-41页
        2. 民政部门应该完善其职能,并加强与其他部门的配合第41-42页
        3. 完善未成年人救助机构的职能第42页
        4. 建立专门的儿童事务机构第42页
    (六) 构建和完善我国的监护监督制度第42-46页
        1. 明确未成年人监护监督的基本理念第43页
        2. 明确未成年人监护监督的对象第43页
        3. 根据不同的监护模式设立相应的监护监督人第43页
        4. 明确监督人监护监督职责的履行第43-44页
        5. 明确监护监督的具体内容第44-45页
        6. 确定未成年人监护监督的保障措施第45-46页
结语第46-47页
参考文献第47-51页
    一、著作类第47页
    二、期刊论文第47-49页
    三、学位论文第49-50页
    四、访问网站第50-51页
致谢第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夫妻共同债务认定
下一篇:劳动合同经济补偿法律制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