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近场动力学理论的流固耦合理论研究
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绪论 | 第9-16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2 流固耦合理论及其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2.1 线性流固耦合分析方法 | 第11页 |
1.2.2 非线性流固耦合分析方法 | 第11-12页 |
1.2.3 物态变化时流固耦合分析方法 | 第12页 |
1.3 近场动力学理论及其研究发展 | 第12-14页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6页 |
第2章近场动力学理论与流固耦合方法 | 第16-29页 |
2.1 近场动力学理论 | 第16-23页 |
2.1.1 近场动力学键理论 | 第16-18页 |
2.1.2 近场动力学态理论 | 第18-23页 |
2.2 流固耦合理论 | 第23-28页 |
2.2.1 流体方程 | 第23-24页 |
2.2.2 流固耦合分析方法 | 第24-28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3章基于近场动力学的流固耦合理论 | 第29-39页 |
3.1 流体本构 | 第29-32页 |
3.2 固体本构 | 第32-34页 |
3.3 流固耦合方法 | 第34-38页 |
3.3.1 压力模型 | 第35-36页 |
3.3.2 粘性力模型 | 第36-38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4章离散格式与程序实现 | 第39-55页 |
4.1 离散格式 | 第39-42页 |
4.1.1 空间离散 | 第39-41页 |
4.1.2 时间积分 | 第41-42页 |
4.2 程序实现 | 第42-46页 |
4.2.1 数值计算流程 | 第42-44页 |
4.2.2 实现粒子添加删除 | 第44-46页 |
4.3 算例分析 | 第46-53页 |
4.3.1 几何参数与计算条件 | 第46-47页 |
4.3.2 计算结果与分析 | 第47-48页 |
4.3.3 影响因素分析 | 第48-53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第5章结论与展望 | 第55-57页 |
5.1 结论 | 第55-56页 |
5.2 展望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61-62页 |
附录A 公式符号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