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司法制度论文--劳动教养制度论文

社区矫正工作的现实困境与对策研究--以X市社区矫正工作现状为例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一、绪论第8-14页
    (一) 选题的背景、目的和意义第8-10页
        1. 选题背景第8页
        2. 选题目的第8-9页
        3. 研究意义第9-10页
        4. 研究视角及方法第10页
    (二) 同类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第10-14页
        1. 国外研究现状第10-12页
        2. 国内研究现状第12-14页
二、社区矫正工作概述第14-21页
    (一) 社区矫正的含义界定第14-17页
        1. 社区矫正的含义第14-15页
        2. 社区矫正工作的含义第15-17页
    (二) 社区矫正工作的理论基础第17-18页
        1. 社区矫正工作试行期的理论依据第17页
        2. 社区矫正工作全面开展后的理论依据第17-18页
    (三) 社区矫正工作的实践价值第18-19页
        1. 社区矫正工作短期成效价值第18页
        2. 社区矫正工作长期成效价值第18-19页
    (四) 社区矫正工作的执行依据第19-21页
        1. 中央关于社区矫正工作的执行依据第19页
        2. 省内社区矫正工作的执行依据第19-21页
三、社区矫正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第21-35页
    (一) 社区矫正工作的现状第21-28页
        1. 国外社区矫正工作的现状第21-23页
        2. 国内社区矫正工作的现状第23-25页
        3. X市社区矫正工作的现状与思考第25-28页
    (二) 我国社区矫正工作存在的问题第28-35页
        1. 社区矫正工作执行依据不完善第28-31页
        2. 对社区矫正执行权的规定不明晰第31-32页
        3. 社区矫正工作执行主体业务水平层次不齐第32-33页
        4. 社区矫正工作执行成本保障力度较弱第33-34页
        5. 缺乏完善的工作监督体制第34-35页
四、完善我国社区矫正工作的对策第35-46页
    (一) 加快社区矫正立法步伐第35-37页
        1. 社区矫正立法的目的和意义第35页
        2. 社区矫正立法的进程和内容第35-37页
    (二) 统一执法主体和工作主体第37-39页
        1. 完善执法制度,明确执法主体和工作主体的身份第37-39页
        2. 明确执行主体在社区矫正工作中拥有强制权第39页
    (三) 高标准增配社区矫正工作力量第39-41页
        1. 解决工作人员编制、身份问题第39-40页
        2. 提高工作人员业务素养第40-41页
    (四) 完善经费装备保障机制第41-42页
        1. 经费装备保障的前提第41页
        2. 经费装备保障的主体第41-42页
        3. 经费装备保障的完善路径第42页
    (五) 完善社区矫正工作监督制度第42-43页
        1. 社区矫正工作的监督制度应当明确第42-43页
        2. 全面监督社区矫正工作不能只针对司法行政机关第43页
    (六) 加强国际区际间的社区矫正工作的交流与合作第43-46页
        1. 加强国际区际间社区矫正工作交流与合作的因由第43-44页
        2. 加强国际区际间社区矫正工作交流的意义第44页
        3. 加强国际区际间社区矫正工作合作的意义第44-46页
五、结语第46-47页
参考文献第47-49页
致谢第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公安技侦民警职业倦怠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下一篇: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