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0页 |
1.1 引言 | 第10页 |
1.2 填料对填充型导热塑料导热性能的影响 | 第10-12页 |
1.2.1 填料种类 | 第10-11页 |
1.2.2 填料粒径及形状 | 第11-12页 |
1.3 树脂基体 | 第12-14页 |
1.3.1 树脂基体构成对体系导热性能的影响 | 第12-13页 |
1.3.2 树脂基体结构对其导热性能的影响 | 第13-14页 |
1.4 填料与基体之间的界面相 | 第14-15页 |
1.5 导热塑料树脂基体的选择 | 第15-18页 |
1.5.1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 第15-16页 |
1.5.2 PBT/PC合金 | 第16-17页 |
1.5.3 酯交换反应 | 第17页 |
1.5.4 聚酰胺 | 第17-18页 |
1.6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18-20页 |
第2章 实验部分 | 第20-24页 |
2.1 实验原料 | 第20-21页 |
2.2 仪器设备 | 第21页 |
2.3 导热塑料的制备方法 | 第21-22页 |
2.3.1 PBT/PC体系 | 第21页 |
2.3.2 PA6体系 | 第21-22页 |
2.4 表征与测试 | 第22-24页 |
2.4.1 导热系数 | 第22页 |
2.4.2 微观形貌 | 第22页 |
2.4.3 力学性能 | 第22页 |
2.4.4 DSC测试 | 第22页 |
2.4.5 动态流变性能测试 | 第22页 |
2.4.6 FT-IR分析 | 第22页 |
2.4.7 真密度 | 第22-23页 |
2.4.8 维卡软化温度 | 第23页 |
2.4.9 体积电阻率 | 第23-24页 |
第3章 相态结构对聚合物共混体系导热性能的影响 | 第24-44页 |
3.1 PBT/PC共混体系的结构与性能 | 第24-31页 |
3.1.1 FT-IR | 第24-25页 |
3.1.2 微观形貌 | 第25-26页 |
3.1.3 DSC分析 | 第26-29页 |
3.1.4 导热性能 | 第29-30页 |
3.1.5 力学性能 | 第30-31页 |
3.2 PBT/PC/AL_2O_3体系的结构与性能 | 第31-37页 |
3.2.1 Al_2O_3用量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 第31-32页 |
3.2.2 PBT/PC配比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 第32-34页 |
3.2.3 酯交换反应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 第34-37页 |
3.3 低PC含量对体系性能的影响 | 第37-40页 |
3.3.1 DSC分析 | 第37-38页 |
3.3.2 导热性能 | 第38-39页 |
3.3.3 力学性能 | 第39-40页 |
3.4 玻纤增强对体系性能的影响 | 第40-42页 |
3.4.1 导热性能 | 第40-41页 |
3.4.2 力学性能 | 第41-42页 |
3.5 PBT/PC/AL_2O_3/GF体系的阻燃改性 | 第42-43页 |
3.6 小结 | 第43-44页 |
第4章 填料复配对聚合物导热性能的影响 | 第44-58页 |
4.1 绝缘导热填料对PA6体系导热性能的提升作用 | 第44-48页 |
4.1.1 BN/Al_2O_3复配体系 | 第46-47页 |
4.1.2 BN/T-ZnOw复配体系 | 第47-48页 |
4.2 非绝缘导热填料对PA6体系导热性能的提升作用 | 第48-57页 |
4.2.1 EG单独填充PA6体系的导热系数 | 第50-51页 |
4.2.2 膨胀石墨(EG)复配填充PA6体系的导热系数 | 第51-57页 |
4.3 小结 | 第57-58页 |
第5章 结论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2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于研究成果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