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0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第二节 研究目的 | 第10-11页 |
第三节 研究意义 | 第11-13页 |
一.理论意义 | 第11-12页 |
二.现实意义 | 第12-13页 |
第四节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3-17页 |
一.国外文献回顾 | 第13-15页 |
二.国内文献回顾 | 第15-17页 |
第五节 研究方法和路径 | 第17-20页 |
一.研究方法 | 第17-19页 |
二.研究路径图 | 第19-20页 |
第二章 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相关理论分析 | 第20-25页 |
第一节 信贷资产证券化的界定 | 第20-23页 |
一.资产证券化的定义 | 第20页 |
二.信贷资产证券化以及信贷资产 | 第20-22页 |
三.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原理 | 第22-23页 |
第二节 信贷资产证券化的效应理论分析 | 第23-25页 |
第三章 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实践发展 | 第25-31页 |
第一节 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发展的历程 | 第25页 |
第二节 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实践发展的特点 | 第25-28页 |
一.立法以及相关制度发展的特点 | 第25-27页 |
二.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发展的特点 | 第27-28页 |
三.信贷资产证券化构建过程发展的特点 | 第28页 |
第三节 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基本流程 | 第28-31页 |
第四章 信贷资产证券化对商业银行的效应分析 | 第31-46页 |
第一节 缓解我国商业银行的资本补充压力 | 第31-37页 |
一.我国商业银行资本缺口与补充压力加大 | 第31-35页 |
二.信贷资产证券化对缓解我国商业银行资本补充压力的作用 | 第35-37页 |
第二节 缓解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压力 | 第37-43页 |
一.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隐患加大 | 第37-40页 |
二.信贷资产证券化对提高商业银行的资产流动性的作用 | 第40-43页 |
第三节 缓解我国商业银行风险增加压力 | 第43-46页 |
一.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质量下滑、风险度水平上升 | 第43-44页 |
二.信贷资产证券化对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抗风险能力的作用 | 第44-46页 |
第五章 信贷资产证券化对商业银行经营效果影响的模型检验 | 第46-56页 |
第一节 模型设计分析 | 第46-48页 |
第二节 指标的设定与样本的选取 | 第48-52页 |
一.虚拟指标的设定 | 第48-49页 |
二.选取变量和设定模型 | 第49-52页 |
第三节 实证的过程及结果分析 | 第52-56页 |
一.对于模型一的检验分析 | 第52-53页 |
二.对于模型二的检验分析 | 第53-54页 |
三.实证小结 | 第54-56页 |
第六章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发展的建议 | 第56-61页 |
第一节 政策鼓励和环境支持 | 第56-57页 |
第二节 加强金融市场和金融体系的监管 | 第57-58页 |
第三节 加强风险防控体系的构建 | 第58-60页 |
一.构建的基础 | 第58-59页 |
二.构建的原则 | 第59页 |
三.构建的思路 | 第59-60页 |
第四节 加速专业人才的培养 | 第60页 |
第五节 加强国际间的合作 | 第60-61页 |
结束语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
附录 | 第65-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研究生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