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论文--中国经济论文--地方经济论文

福建省区域经济发展质量动态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一章 引言第8-20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8-9页
        1.1.1 研究背景第8-9页
        1.1.2 研究意义第9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16页
        1.2.1 经济发展质量的内涵研究第9-12页
        1.2.2 经济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第12-15页
        1.2.3 经济发展质量评价方法研究第15-16页
        1.2.4 文献述评第16页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思路与方法第16-18页
        1.3.1 研究内容第16-17页
        1.3.2 研究思路第17-18页
        1.3.3 研究方法第18页
    1.4 本研究的特色与创新之处第18-20页
第二章 相关理论回顾及分析第20-24页
    2.1 经济增长理论概述第20-21页
    2.2 经济发展理论概述第21-22页
    2.3 经济增长质量与经济发展质量的区别第22页
    2.4 科学发展观视角下的经济发展质量第22-24页
第三章 区域经济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确定第24-40页
    3.1 区域经济发展质量影响因素分析第24-26页
    3.2 区域经济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第26-27页
    3.3 区域经济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第27-36页
        3.3.1 区域经济发展质量初始评价指标体系第27-32页
        3.3.2 评价指标数据的采集第32页
        3.3.3 指标筛选第32-34页
        3.3.4 区域经济发展质量最终评价指标体系第34-36页
    3.4 评价方法第36-40页
        3.4.1 方法选择第36页
        3.4.2 “纵横向”拉开档次评价法简介第36-38页
        3.4.3 相关概念第38页
        3.4.4 改进的“纵横向”拉开档次评价法第38-40页
第四章 福建省整体区域经济发展质量动态评价与分析第40-60页
    4.1 样本数据选择第40页
    4.2 数据的标准化处理第40-41页
    4.3 全国各省市区区域经济发展质量动态评价第41-46页
    4.4 福建省整体区域经济发展质量分析第46-60页
        4.4.1 区域经济发展质量评价指标发展变化类型及其界定第47-48页
        4.4.2 经济发展的有效性分析第48-50页
        4.4.3 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分析第50-51页
        4.4.4 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分析第51-53页
        4.4.5 经济发展的分享性分析第53-54页
        4.4.6 经济发展的创新性分析第54-56页
        4.4.7 经济发展的持续性分析第56-58页
        4.4.8 经济发展质量综合分析第58-60页
第五章 福建省各地市区域经济发展质量动态评价与分析第60-85页
    5.1 福建省各地市区域经济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第60-64页
        5.1.1 初始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第60-62页
        5.1.2 指标筛选第62-63页
        5.1.3 最终评价指标体系第63-64页
    5.2 样本数据收集与处理第64-65页
    5.3 福建省各地市区域经济发展质量动态评价第65-72页
        5.3.1 经济发展质量等级划分第65-67页
        5.3.2 经济发展质量变化趋势划分第67-69页
        5.3.3 经济发展质量评价指标分析第69-72页
    5.4 福建省各地市区域经济发展质量分项比较研究第72-85页
        5.4.1 经济发展的有效性比较研究第72-74页
        5.4.2 经济发展的稳定性比较研究第74-77页
        5.4.3 经济发展的协调性比较研究第77-78页
        5.4.4 经济发展的分享性比较研究第78-80页
        5.4.5 经济发展的创新性比较研究第80-82页
        5.4.6 经济发展的持续性比较研究第82-85页
第六章 提升福建省区域经济发展质量的对策建议第85-92页
    6.1 提升福建省整体区域经济发展质量对策建议第85-87页
    6.2 提升福建省各地市区域经济发展质量的对策建议第87-92页
        6.2.1 高经济发展质量水平地市的对策建议第87页
        6.2.2 中高经济发展质量水平地市的对策建议第87-88页
        6.2.3 中低经济发展质量水平地市的对策建议第88-89页
        6.2.4 低经济发展质量水平地市的对策建议第89-92页
研究结论与展望第92-94页
参考文献第94-98页
致谢第98-99页
附录第99-146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46页

论文共14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福建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进步及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
下一篇:石柱县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利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