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1 绪论 | 第11-27页 |
1.1 燃料电池 | 第11-18页 |
1.1.1 燃料电池的定义 | 第11页 |
1.1.2 燃料电池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 第11-13页 |
1.1.3 燃料电池的阴极氧还原反应机理 | 第13-14页 |
1.1.4 氧还原反应催化剂的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1.5 掺氮石墨烯的制备方法 | 第15-18页 |
1.2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 第18-25页 |
1.2.1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简介 | 第18页 |
1.2.2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 第18-19页 |
1.2.3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各功能层简介 | 第19-22页 |
1.2.4 少铅、无铅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研究现状 | 第22-25页 |
1.3 本论文的选题依据、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25-27页 |
1.3.1 选题依据 | 第25-26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26页 |
1.3.3 研究意义 | 第26-27页 |
2 实验部分 | 第27-32页 |
2.1 仪器设备及化学试剂 | 第27-29页 |
2.1.1 仪器设备 | 第27-28页 |
2.1.2 化学试剂 | 第28-29页 |
2.2 表征测试方法 | 第29-32页 |
2.2.1 扫描电子显微镜测试 | 第29页 |
2.2.2 透射电子显微镜测试 | 第29页 |
2.2.3 能量色散X-射线测试 | 第29页 |
2.2.4 X-射线衍射测试 | 第29页 |
2.2.5 X-射线光电子能谱测试 | 第29页 |
2.2.6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测试 | 第29-30页 |
2.2.7 拉曼光谱测试 | 第30页 |
2.2.8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测试 | 第30页 |
2.2.9 比表面积测试 | 第30页 |
2.2.10 循环伏安曲线测试 | 第30页 |
2.2.11 线性扫描伏安曲线测试 | 第30-31页 |
2.2.12 电流-时间曲线测试 | 第31页 |
2.2.13 电流密度-电压曲线测试 | 第31-32页 |
3 掺氮石墨烯的制备及其氧还原催化性能研究 | 第32-45页 |
3.1 引言 | 第32页 |
3.2 实验内容 | 第32-33页 |
3.2.1 掺氮石墨烯的制备 | 第32页 |
3.2.2 电化学测试及相应样品的准备 | 第32-33页 |
3.3 结果分析 | 第33-44页 |
3.3.1 金属元素含量分析 | 第33-34页 |
3.3.2 形貌结构分析 | 第34-35页 |
3.3.3 缺陷度分析 | 第35-36页 |
3.3.4 N1s形态分析 | 第36-37页 |
3.3.5 碱性介质中氧还原催化性能研究 | 第37-40页 |
3.3.6 酸性介质中氧还原催化性能研究 | 第40-42页 |
3.3.7 碱性、酸性介质中氧还原催化性能对比研究 | 第42-44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4 少铅钙钛矿CH_3NH_3Sr_xPb_((1-x))I_3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 第45-55页 |
4.1 引言 | 第45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45-49页 |
4.2.1 CH_3NH_3Sr_xPb_((1-x))I_3的制备 | 第45-46页 |
4.2.2 少铅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组装 | 第46-49页 |
4.2.3 表征样品的准备 | 第49页 |
4.3 结果分析 | 第49-54页 |
4.3.1 CH_3NH_3Sr_xPb_((1-x))I_3薄膜的元素分析 | 第49-50页 |
4.3.2 CH_3NH_3Sr_xPb_((1-x))I_3薄膜的形貌结构分析 | 第50-51页 |
4.3.3 CH_3NH_3Sr_xPb_((1-x))I_3薄膜的晶型分析 | 第51-52页 |
4.3.4 CH_3NH_3Sr_xPb_((1-x))I_3薄膜的光谱吸收和带隙变化分析 | 第52-53页 |
4.3.5 CH_3NH_3Sr_xPb_((1-x))I_3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光电性能分析 | 第53-54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结论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63-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