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3-20页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第13-14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3页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3-14页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4-17页 |
1.2.1 国外农民增收的相关研究 | 第14-15页 |
1.2.2 国内农民增收的相关研究 | 第15-17页 |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思路 | 第17-18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7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7页 |
1.3.3 研究思路 | 第17-18页 |
1.4 相关数据说明及指标概念 | 第18-20页 |
1.4.1 相关数据说明 | 第18页 |
1.4.2 指标概念解释 | 第18-20页 |
第二章 大别山地区农民收入现状 | 第20-29页 |
2.1 大别山地区的基本概况 | 第20-21页 |
2.2 大别山黄冈试验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概述 | 第21-24页 |
2.2.1 大别山黄冈试验区概述 | 第21页 |
2.2.2 试验区的提出及发展演变 | 第21-22页 |
2.2.3 大别山黄冈试验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 第22-23页 |
2.2.4 研究大别山黄冈试验区农民增收的现实意义 | 第23-24页 |
2.3 大别山黄冈试验区农民收入的基本概况 | 第24-29页 |
2.3.1 收入水平低但保持稳步增长 | 第24页 |
2.3.2 收入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 第24-25页 |
2.3.3 市域内农民收入不平衡 | 第25-26页 |
2.3.4 农民收入结构特点 | 第26-29页 |
第三章 影响大别山地区农民增收因素分析 | 第29-36页 |
3.1 制约农民增收的外因分析 | 第29-31页 |
3.1.1 缺乏科学系统的政策支持 | 第29页 |
3.1.2 工业反哺能力弱 | 第29页 |
3.1.3 生产资料没有得到利用最大化 | 第29-30页 |
3.1.4 农业作为弱质产业收益率偏低 | 第30页 |
3.1.5 城乡贫富差距进一步削弱了农业生产力 | 第30-31页 |
3.2 制约农民增收的内因分析 | 第31-36页 |
3.2.1 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 | 第31-32页 |
3.2.2 贫困人口占比大,增收渠道窄 | 第32-33页 |
3.2.3 农村劳动力结构制约农民增收 | 第33-34页 |
3.2.4 劳动力转移渠道窄 | 第34-35页 |
3.2.5 农业科技水平偏低 | 第35-36页 |
第四章 大别山地区农民增收的对策、建议 | 第36-43页 |
4.1 深化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 | 第36页 |
4.2 发展城镇化,缩小城乡差距 | 第36-37页 |
4.3 发挥大别山绿色生态优势 | 第37-38页 |
4.4 深入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 第38-41页 |
4.4.1 做好精准扶贫的识别 | 第38-39页 |
4.4.2 整合资源、着力破解资金瓶颈制约 | 第39页 |
4.4.3 科学分类、精准制定帮扶措施 | 第39-40页 |
4.4.4 搭建平台、营造社会扶贫氛围 | 第40-41页 |
4.5 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入手发展“三农” | 第41页 |
4.6 提高人口教育水平和科技普及 | 第41-42页 |
4.7 加强财政、信贷、保险对农业的支持 | 第42-43页 |
研究结论 | 第43-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