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1-21页 |
1.1 扩散焊接的发展概况 | 第11-12页 |
1.2 扩散焊接的种类 | 第12-17页 |
1.2.1 固相扩散焊 | 第12-14页 |
1.2.2 瞬时液相扩散连接 | 第14-16页 |
1.2.3 超塑扩散连接 | 第16-17页 |
1.3 非晶合金 | 第17-19页 |
1.3.1 非晶合金焊料 | 第17-18页 |
1.3.2 非晶合金焊料的应用及其发展现状 | 第18页 |
1.3.3 非晶合金的制备方法 | 第18-19页 |
1.4 本课题的选题意义和主要内容 | 第19-21页 |
1.4.1 选题意义 | 第19-20页 |
1.4.2 主要内容 | 第20-21页 |
2 实验内容与过程 | 第21-30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21-22页 |
2.2 实验方案流程 | 第22-23页 |
2.3 非晶合金中间层的制备 | 第23-24页 |
2.3.1 制备方法的选择 | 第23页 |
2.3.2 球磨设备与工艺参数 | 第23-24页 |
2.4 实验设备与方法 | 第24-27页 |
2.4.1 焊接设备 | 第24-25页 |
2.4.2 实验方法 | 第25-27页 |
2.5 相关的实验分析表征方法 | 第27-30页 |
2.5.1 X射线衍射分析(XRD) | 第27页 |
2.5.2 扫描电镜分析(SEM) | 第27页 |
2.5.3 差热分析(DSC) | 第27-28页 |
2.5.4 显微硬度测量分析仪 | 第28-29页 |
2.5.5 力学性能测试 | 第29-30页 |
3 瞬时过冷液相扩散连接的提出及分析 | 第30-40页 |
3.1 瞬时过冷液相扩散连接 | 第30-33页 |
3.1.1 瞬时过冷液相扩散连接的原理和特点 | 第30页 |
3.1.2 瞬时过冷液相扩散连接的主要过程 | 第30-32页 |
3.1.3 瞬时过冷液相扩散焊的工艺参数 | 第32-33页 |
3.2 瞬时过冷液相扩散连接与其他焊接方法的对比 | 第33-35页 |
3.3 瞬时过冷液相扩散连接理论研究 | 第35-39页 |
3.3.1 扩散连接模型 | 第35-37页 |
3.3.2 结果与分析 | 第37-39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4 高氮钢的瞬时过冷液相扩散连接 | 第40-55页 |
4.1 引言 | 第40页 |
4.2 FeCrMnN非晶合金 | 第40-42页 |
4.3 焊接接头的组织和成分 | 第42-45页 |
4.3.1 焊接接头的微观形貌 | 第42-43页 |
4.3.2 焊接接头的组织和成分 | 第43-45页 |
4.4 工艺参数对高氮钢焊接接头的影响 | 第45-54页 |
4.4.1 工艺参数对界面组织形态的影响 | 第45-48页 |
4.4.2 工艺参数对显微硬度的影响 | 第48-49页 |
4.4.3 工艺参数对拉伸强度的影响 | 第49-54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5 TiAL-Ni的瞬时过冷液相扩散连接 | 第55-74页 |
5.1 引言 | 第55-56页 |
5.2 焊接接头的界面微观形貌和成分 | 第56-62页 |
5.2.1 焊接接头的微观形貌 | 第56-59页 |
5.2.2 焊接接头的界面组织成分 | 第59-62页 |
5.3 工艺参数对TiAl-Ni异种金属焊接接头的影响 | 第62-72页 |
5.3.1 工艺参数对界面组织结构的影响 | 第63-65页 |
5.3.2 工艺参数对显微硬度的影响 | 第65-67页 |
5.3.3 工艺参数对拉伸强度的影响 | 第67-72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2-74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74-76页 |
6.1 结论 | 第74-75页 |
6.2 展望 | 第75-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2页 |
附录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