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工业经济论文--中国工业经济论文--工业部门经济论文

山西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1页
1 导论第11-20页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第11-13页
     ·研究的背景第11-13页
     ·研究的意义第13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第13-17页
     ·国内外可持续发展研究现状及进展第13-16页
     ·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的研究第16-17页
     ·国内外相关研究评述第17页
   ·技术路线及其研究的内容第17-20页
     ·技术路线第17-18页
     ·研究的内容第18-20页
2 山西省煤炭工业发展概述第20-25页
   ·山西煤炭工业的发展现状第20-21页
     ·山西煤炭工业投资现状第20页
     ·煤炭生产能力状况第20页
     ·煤炭输出状况第20-21页
   ·山西煤炭工业具有的优势第21-22页
     ·煤炭资源丰富第21页
     ·煤质好品种全第21-22页
     ·煤炭易开采第22页
     ·煤炭运输便利第22页
     ·煤炭工业的主体地位没有改变第22页
   ·山西煤炭工业发展的劣势第22-25页
     ·煤炭生产集中程度低第22-23页
     ·生态环境付出高昂代价第23页
     ·煤炭资源未得到综合开发利用第23-24页
     ·山西煤炭企业持续发展能力不足第24-25页
3 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分析第25-39页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第25-29页
     ·可持续发展形成过程第25-26页
     ·可持续发展内涵第26-28页
     ·可持续发展原则第28-29页
   ·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理论第29-32页
     ·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含义第29-30页
     ·煤炭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条件第30-31页
     ·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与意义第31-32页
   ·可持续发展系统理论-Logistic 曲线第32-39页
     ·系统发展过程的周期规律第32页
     ·Logistic 模型对煤炭工业的可持续发展进行分析第32-36页
     ·可持续性发展的数学模型第36-38页
     ·可持续发展的数学内涵第38-39页
4 山西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第39-47页
   ·评价指标及指标体系功能第39-40页
   ·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和方法第40-44页
     ·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第40-41页
     ·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指导思想第41-43页
     ·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第43-44页
   ·山西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第44-47页
5 山西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模型第47-56页
   ·可持续发展评价方法概述第47-48页
     ·模糊综合评判的特点第47页
     ·模糊综合评判法的应用第47-48页
   ·权重的确定基于”功能驱动”的主观赋权法G1 法第48-51页
   ·隶属函数的确定第51-56页
6 临汾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实证第56-64页
   ·临汾煤炭资源概况第56-57页
   ·临汾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评价第57-61页
     ·指标权重的计算第57-58页
     ·临汾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第58-61页
   ·临汾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第61-64页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第61页
     ·提高技术创新能力第61-62页
     ·加强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第62-63页
     ·煤炭产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第63-64页
7 结论与展望第64-66页
   ·结论第64页
   ·研究展望第64-66页
参考文献第66-69页
致谢第69-7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70-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空调行业人才流失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
下一篇:煤炭资源型城市产业发展路径依赖与经济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