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1 引言 | 第10-17页 |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第10-12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0-11页 |
·医疗保险支付对完成医疗保险制度的影响 | 第11-12页 |
·研究的现实意义 | 第12页 |
·文献综述 | 第12-15页 |
·研究的基本思路和主要内容 | 第15-16页 |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论文研究的创新点和不足 | 第16-17页 |
2 医疗保险费用支付的理论分析 | 第17-25页 |
·医疗保险制度的理论 | 第17-19页 |
·公共选择理论对医疗保险产品特殊属性的界定 | 第17页 |
·博弈论对医疗保险制度中医患保三方关系的分析 | 第17-18页 |
·信息经济学理论对医疗保险制度的分析 | 第18-19页 |
·医疗保险费用支付的概念 | 第19-21页 |
·医疗保险支付的含义 | 第19-20页 |
·医疗保险支付方式的含义 | 第20-21页 |
·医疗保险支付制度的含义 | 第21页 |
·医疗保险不同支付方式的比较分析 | 第21-25页 |
·几种典型的支付方式 | 第21-22页 |
·几种支付方式的比较 | 第22-25页 |
3 山西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政策分析 | 第25-31页 |
·山西医疗保险费用的基本支付政策 | 第25-28页 |
·政策的基本框架 | 第25-26页 |
·山西省城镇职工医疗保险费用支付办法 | 第26-28页 |
·基本政策的调整与变化 | 第28-30页 |
·支付政策的横向调整 | 第28-29页 |
·支付政策的纵向调整 | 第29-30页 |
·山西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政策评价 | 第30-31页 |
4 山西省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支付制度运行的实证分析 | 第31-39页 |
·基金收支情况 | 第31-33页 |
·基金运行平稳,收支平衡 | 第31-32页 |
·基金收支规模扩大、保障功能增强 | 第32-33页 |
·健康保障实现程度情况 | 第33-36页 |
·山西职工慢性病率呈下降趋势 | 第33-34页 |
·职工两周患病就诊率提高,患病率呈下降趋势 | 第34页 |
·医疗服务利用较合理 | 第34-36页 |
·个人医疗费用负担情况 | 第36-39页 |
·主要医院的医疗费用水平高 | 第36-37页 |
·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支付占医疗费用的情况 | 第37-38页 |
·职工个人实际支出的医疗保险费用占城镇职工工资的比例 | 第38-39页 |
5 完善山西医疗保险支付制度的建议 | 第39-47页 |
·国内外的经验的借鉴 | 第39-41页 |
·德国医疗保险费用支付办法 | 第39-40页 |
·镇江医疗保险费用支付办法 | 第40-41页 |
·完善山西医疗保险制支付形式的建议 | 第41-44页 |
·根据医疗服务的多样性综合应用多种支付方式 | 第41-42页 |
·支付范围从医疗卫生服务项目逐步扩展至与促进健康相关的服务项目 | 第42-43页 |
·发挥社区卫生服务在医疗服务中的基础性作用 | 第43-44页 |
·山西医疗保险支付方式模式的设想 | 第44-47页 |
·总额预付制、按病种支付方式的特点 | 第44-45页 |
·以总额预付制为基础,混合按病种付费方式的支付模式在山西的推广 | 第45-46页 |
·实施的具体办法 | 第46-47页 |
结论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2-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