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引言 | 第9-10页 |
1 绪论 | 第10-16页 |
1.1 课题来源及本文研究内容和意义 | 第10-11页 |
1.1.1 课题背景 | 第10-11页 |
1.1.2 本文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11页 |
1.2 化纤废水来源特点及危害 | 第11-12页 |
1.2.1 化纤废水来源特点 | 第11-12页 |
1.2.2 化纤废水的危害 | 第12页 |
1.3 国内外工业废水处理研究概况 | 第12-16页 |
1.3.1 国外处理化纤废水工艺研究概况 | 第12-13页 |
1.3.2 国内化纤企业对处理化纤废水工艺现状 | 第13-16页 |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16-25页 |
2.1 中试装置 | 第16-22页 |
2.1.1 解酸化+接触氧化+A/A/O-MBR中试装置 | 第16-19页 |
2.1.2 催化臭氧氧化中试装置 | 第19-22页 |
2.2 水质分析项目 | 第22-23页 |
2.3 中试试验计划 | 第23-25页 |
3 石化园区工业废水预处理工艺中试研究及比较 | 第25-37页 |
3.1 水解酸化+接触氧化工艺预处理化纤废水 | 第25-27页 |
3.1.1 工艺原理 | 第25页 |
3.1.2 材料准备及检测项目 | 第25-26页 |
3.1.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26-27页 |
3.2 接种强效菌水解酸化+接触氧化工艺预处理化纤废水 | 第27-30页 |
3.2.1 工艺原理 | 第27页 |
3.2.2 材料准备及检测指标 | 第27-28页 |
3.2.3 中试试验步骤与结果分析 | 第28-30页 |
3.3 催化臭氧高级氧化化纤废水预处理工艺 | 第30-35页 |
3.3.1 工艺原理 | 第30-31页 |
3.3.2 进出水水质 | 第31-32页 |
3.3.3 中试现场结果分析 | 第32-35页 |
3.4 三种预处理工艺的比较 | 第35-37页 |
4 石化园区混合废水达标排放中试研究及参数优化 | 第37-55页 |
4.1 中试试验设计 | 第37-40页 |
4.1.1 水解酸化+接触氧化+A/A/O+MBRI艺流程 | 第37页 |
4.1.2 水解酸化+A/A/O+MBR工艺简介 | 第37页 |
4.1.3 利用共代谢原理提高工业废水处理效率 | 第37-38页 |
4.1.4 A/A/O+二沉池与A/A/O+MBR膜法的比较 | 第38-39页 |
4.1.5 中试实验的具体步骤 | 第39-40页 |
4.1.6 取样方法 | 第40页 |
4.2 活性污泥的接种及驯化 | 第40-43页 |
4.2.1 活性污泥的驯化 | 第40页 |
4.2.2 活性污泥处理系统的运行状况评价 | 第40-41页 |
4.2.3 活性污泥处理系统的运行控制 | 第41-42页 |
4.2.4 初始阶段运行参数 | 第42-43页 |
4.3 生化第一阶段水质监测分析 | 第43-46页 |
4.3.1 生化第一阶段COD、NH_4~+-N指标分析 | 第43-45页 |
4.3.2 生化第一阶段TN去除效果 | 第45-46页 |
4.4 生化第二阶段水质监测分析 | 第46-50页 |
4.4.1 生化第二阶段COD、NH_4~+-N指标分析 | 第46-49页 |
4.4.2 生化第二阶段TN去除效果 | 第49-50页 |
4.5 生化第三阶段水质监测分析 | 第50-53页 |
4.5.1 生化第三阶段COD、NH_4~+-N指标分析 | 第50-52页 |
4.5.2 生化第三阶段TN去除效果 | 第52-53页 |
4.6 本章总结 | 第53-55页 |
4.6.1 预处理后工业废水与生活污水不同配比下指标达标情况 | 第53-54页 |
4.6.2 小结 | 第54-55页 |
5 预处理工艺技术经济比较 | 第55-59页 |
5.1 两种预处理工艺对污染物指标去除效果比较 | 第55页 |
5.2 工艺投资及运行成本比较 | 第55-59页 |
5.2.1 工程投资估算 | 第55-56页 |
5.2.2 直接运行成本核算 | 第56-59页 |
结论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