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论文--中国经济论文--社会经济结构与体制论文--产业结构论文

中国产业结构升级对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基于空间溢出视角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9-18页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第9-11页
        1.1.1 选题背景第9-11页
        1.1.2 研究意义第11页
    1.2 文献综述第11-15页
        1.2.1 低碳经济概念及其内涵第11-12页
        1.2.2 氧化碳强度的影响因素分析相关文献第12-13页
        1.2.3 产业结构升级对碳排放强度影响的相关文献第13-14页
        1.2.4 空间计量经济模型的相关研究第14页
        1.2.5 小结第14-15页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第15-16页
        1.3.1 研究方法第15-16页
        1.3.2 基本框架第16页
    1.4 主要创新之处第16-18页
2 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因素的分析第18-24页
    2.1 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影响因素的模型构建第18-20页
        2.1.1 碳排放强度影响因素分解第18-19页
        2.1.2 碳排放强度的计算第19-20页
    2.2 我国碳排放强度影响因素分析第20-24页
        2.2.1 碳排放强度影响因素的测度第20-21页
        2.2.2 碳排放强度影响因素讨论第21-23页
        2.2.3 碳排放强度影响因素的结论分析第23-24页
3 产业结构的升级与碳排放强度之间的关系第24-31页
    3.1 产业结构升级的相关理论第24-25页
        3.1.1 产业结构概念的介绍第24页
        3.1.2 产业结构升级的理论第24-25页
    3.2 产业结构升级对碳排放的影响第25-28页
        3.2.1 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碳排放的理论分析第25-26页
        3.2.2 产业结构升级对碳排放强度的作用机制第26-28页
    3.3 产业结构升级的含义与衡量指标第28-31页
        3.3.1 产业结构升级合理化的测度第28-29页
        3.3.2 产业结构升级高级化的测度第29-31页
4 产业结构升级对碳排放强度影响的实证分析第31-43页
    4.1 空间相关性分析第31-35页
        4.1.1 空间权重矩阵第31页
        4.1.2 空间自相关性的检验第31-32页
        4.1.3 空间相关性检验结果第32-35页
    4.2 空间面板计量模型构建第35-38页
        4.2.1 基本计量模型第35-36页
        4.2.2 空间计量模型第36-38页
    4.3 数据来源及变量说明第38页
    4.4 实证结果分析第38-42页
    4.5 本章小结第42-43页
5 结论与政策建议第43-46页
    5.1 基本结论第43-44页
    5.2 政策建议第44-46页
参考文献第46-48页
致谢第48-49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第49-50页

论文共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海螺沟冰雪中多环芳烃的形态分析及来源解析
下一篇:两种吸附剂下的多金属吸附与运移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