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前言 | 第12-13页 |
第一章 金融监管国际合作机制产生的理论基础 | 第13-22页 |
第一节 金融监管的理论基础 | 第13-16页 |
一、金融脆弱说 | 第13-15页 |
二、国家管辖权理论 | 第15-16页 |
第二节 国际机制理论 | 第16-22页 |
一、国际机制的概念 | 第16-18页 |
二、国际机制的三大理论流派 | 第18-21页 |
三、国际机制的作用 | 第21-22页 |
第二章 金融监管国际合作机制的建立与发展 | 第22-35页 |
第一节 金融监管国际合作机制的需求 | 第22-24页 |
一、金融创新、金融自由化对金融监管国际合作机制提出了挑战 | 第22-23页 |
二、金融全球化为建立金融监管国际合作机制提供了新思路 | 第23-24页 |
三、各国金融监管法规和措施参差不齐需要建立金融监管国际合作机制 | 第24页 |
第二节 全球视角下金融监管国际合作机制的实践与框架 | 第24-35页 |
一、巴塞尔规则对金融监管国际合作机制的确立 | 第24-28页 |
二、欧盟金融监管体制浅析 | 第28-35页 |
第三章 金融监管国际合作机制的主要内容 | 第35-43页 |
第一节 金融监管国际合作的要素分析 | 第35-38页 |
一、金融监管合作主体 | 第35页 |
二、金融监管合作的主要内容 | 第35-38页 |
第二节 当前的金融监管国际合作机制 | 第38-41页 |
一、至今没有形成长、中、短期系列目标的监管合作系统,应急性特点显著 | 第39页 |
二、将西方发达国家的利益置于中心,忽视了考虑发展中国家的利益 | 第39页 |
三、在国际金融监管事务中,国际组织和国际协定发挥着日益明显的作用 | 第39-40页 |
四、当前金融监管国际合作机制的法制现状 | 第40-41页 |
第三节 对金融监管国际合作机制的展望 | 第41-43页 |
一、监管方式逐步从分立监管向统一监管转变,并开始强调外部监管与自律监控相结合 | 第41页 |
二、金融监管国际合作的范围将进一步扩张 | 第41-42页 |
三、银行监管国际合作的方式正在逐步变化 | 第42-43页 |
第四章 金融监管国际合作机制存在的问题与完善 | 第43-52页 |
第一节 目前金融监管国际合作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43-48页 |
一、加强国际金融监管存在障碍,金融监管国际合作机制不够完善 | 第43-46页 |
二、金融衍生工具的监管问题 | 第46-48页 |
第二节 金融监管国际合作机制的完善 | 第48-52页 |
一、组建国际金融协调机构,增强发展中国家在金融监管国际合作机制中的作用,共同防范世界金融体系风险 | 第48-49页 |
二、完善对对冲基金监管的国际合作,将对冲基金纳入监管范围 | 第49页 |
三、基于国家利益建立分层次、采取多种形式合作 | 第49-50页 |
四、建立各个国家之间的谈判及沟通机制,形成多边信息资源交换与共享机制 | 第50页 |
五、在扩大对金融监管国际合作机制的范围的基础上,推行更普遍的监管原则,建立统一的监管标准 | 第50-52页 |
第五章 中国应积极参与金融监管国际合作机制 | 第52-60页 |
第一节 中国参与金融监管国际合作机制的现状 | 第52-56页 |
一、我国积极参与金融监管国际合作 | 第52-53页 |
二、中国的金融监管国际合作机制架构 | 第53-54页 |
三、中国在参与国际金融监管合作中的局限性 | 第54-56页 |
第二节 中国参与金融监管合作机制的对策 | 第56-60页 |
一、完善我国的金融法规,努力使监管标准与国际接轨 | 第56-57页 |
二、实现机构性监管向功能性监管转变 | 第57页 |
三、积极参与国际金融多边体制的改革与规则的制定 | 第57-58页 |
四、加强人民币汇率政策的国际协调与合作 | 第58-59页 |
五、加快实行全球性综合并表监管 | 第59-60页 |
结语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个人简历与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