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因子对萱藻(Scytosiphon lomentaria)孢子体、配子体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
|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3页 |
| 0 前言 | 第13-14页 |
| 1 文献综述 | 第14-19页 |
| ·萱藻自然分布及形态 | 第14页 |
| ·萱藻生活史 | 第14-15页 |
| ·萱藻的开发利用价值 | 第15-16页 |
| ·萱藻的食用及药用价值 | 第15-16页 |
| ·利用萱藻水下防污 | 第16页 |
| ·我国大型经济海藻研究养殖现状 | 第16-17页 |
| ·萱藻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 ·研究目的 | 第18-19页 |
| 2 温度对萱藻孢子体生长发育的影响 | 第19-31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19-20页 |
| ·实验材料采集及处理 | 第19-20页 |
| ·实验仪器 | 第20页 |
| ·结果 | 第20-29页 |
| ·萱藻叶状体结构 | 第20-21页 |
| ·萱藻孢子体的早期发育 | 第21-22页 |
| ·温度对幼孢子体生长的影响 | 第22-23页 |
| ·不同温度条件下孢子体存在形式 | 第23-25页 |
| ·温度对孢子囊形成发育的影响 | 第25-26页 |
| ·高温条件下孢子体的生长 | 第26-29页 |
| ·小结与讨论 | 第29-31页 |
| 3 光照对萱藻孢子体生长发育的影响 | 第31-37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31-32页 |
| ·孢子体的选取及培养条件 | 第31页 |
| ·实验仪器设备 | 第31-32页 |
| ·结果 | 第32-35页 |
| ·光强对成年孢子体生长发育的影响 | 第32页 |
| ·光强对孢子囊形成的影响 | 第32-33页 |
| ·光强对萱藻孢子体早期生长的影响 | 第33-34页 |
| ·光周期对萱藻孢子体发育的影响 | 第34页 |
| ·光周期对萱藻孢子体生长的影响 | 第34-35页 |
| ·小结与讨论 | 第35-37页 |
| 4 N、P元素对萱藻孢子体生长的影响 | 第37-42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37-38页 |
| ·材料 | 第37页 |
| ·丝状体培养液 | 第37页 |
| ·丝状体干重的测定 | 第37-38页 |
| ·实验仪器 | 第38页 |
| ·结果 | 第38-41页 |
| ·不同的氮浓度对丝状体生长的影响 | 第38-39页 |
| ·不同的磷浓度对丝状体生长的影响 | 第39-41页 |
| ·讨论 | 第41-42页 |
| 5 萱藻孢子体无性系的构建 | 第42-45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42-43页 |
| ·实验材料及处理方法 | 第42-43页 |
| ·实验仪器 | 第43页 |
| ·结果 | 第43-44页 |
| ·萱藻丝状体的发育情况 | 第43-44页 |
| ·萱藻孢子体无性系的构建 | 第44页 |
| ·讨论 | 第44-45页 |
| 6 萱藻配子体早期发育的研究 | 第45-51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45-46页 |
| ·实验材料 | 第45页 |
| ·实验仪器 | 第45-46页 |
| ·结果 | 第46-49页 |
| ·萱藻配子体的早期发育过程 | 第46页 |
| ·温度对萱藻单孢子的萌发率的影响 | 第46-47页 |
| ·温度对萱藻配子体发育的影响 | 第47-49页 |
| ·光照强度及光周期对萱藻配子体发育的影响 | 第49页 |
| ·讨论 | 第49-51页 |
| 7 萱藻人工养殖试验 | 第51-58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51-53页 |
| ·苗种的生产 | 第51-52页 |
| ·采苗 | 第52页 |
| ·仪器工具 | 第52-53页 |
| ·养殖海域的选择 | 第53页 |
| ·结果 | 第53-56页 |
| ·室内采苗 | 第53-54页 |
| ·幼苗的室内暂养 | 第54-55页 |
| ·海上养成 | 第55-56页 |
| ·讨论 | 第56-58页 |
| 8 小结 | 第58-60页 |
| 参考文献 | 第60-66页 |
| 致谢 | 第66-67页 |
| 个人简历 | 第67-68页 |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