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7页 |
一、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二、研究综述 | 第10-14页 |
(一)国外文献综述 | 第10-11页 |
(二)国内文献综述 | 第11-14页 |
三、研究思路 | 第14-15页 |
四、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一)文献研究法 | 第15页 |
(二)比较研究法 | 第15-16页 |
(三)个案研究法 | 第16-17页 |
第二章 日本战后国立大学招生录取标准的历史演变 | 第17-24页 |
一、国立大学在战后历史时期中实施的招生录取标准 | 第17-21页 |
(一)尝试期:效仿美国学力考试的录取标准,效果不佳 | 第18-19页 |
(二)迷茫期:单独录取标准不规范,能力录取标准受冷淡 | 第19-20页 |
(三)探索期:“两次”考试的录取标准逐渐形成 | 第20-21页 |
二、国立大学现行招生录取标准的概述 | 第21-24页 |
(一)中心考试录取标准 | 第22页 |
(二)个别学力测试录取标准 | 第22-24页 |
第三章 日本国立大学招生录取标准的具体实施 | 第24-36页 |
一、三所国立大学的宏观概况对招生录取标准的影响 | 第25-27页 |
(一)建校背景和发展历史对招生录取标准的影响 | 第25-27页 |
(二)学部的文理分类对招生录取标准的影响 | 第27页 |
二、三所国立大学招生录取标准的具体实施 | 第27-36页 |
(一)一般型标准 | 第28-32页 |
(二)选择型标准 | 第32-33页 |
(三)特殊型标准 | 第33-36页 |
第四章 日本国立大学招生录取标准的特点 | 第36-41页 |
一、日本国立大学招生录取标准的优点 | 第36-39页 |
(一)录取标准相对统一,大学可自由选择考试内容 | 第36-37页 |
(二)文部省、大学和高中共同参与录取标准的制定和实行 | 第37-38页 |
(三)录取标准多样化,考试机会复数化 | 第38-39页 |
二、日本国立大学招生录取标准存在的问题 | 第39-41页 |
(一)无统一的录取标准,可能造成考生“选易避难”现象 | 第39页 |
(二)大学和高中难以保证录取标准的公平公正 | 第39-40页 |
(三)盲目使用多样化的录取标准可能影响学源质量 | 第40-41页 |
第五章 日本国立大学招生录取标准对我国现阶段高考改革的启示 | 第41-47页 |
一、改进考查内容,调整考试科目设置和分数标准比重 | 第41-43页 |
(一)问题:同一的考查标准缺乏科学性,考生的选择性受限 | 第42页 |
(二)改善策略:给予学生选择的机会,合理调配科目和分数标准 | 第42-43页 |
二、改变以高考为中心的高中教育模式,完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标准 | 第43-44页 |
(一)问题:仅以高考成绩作为录取依据,忽视学业水平考试 | 第43-44页 |
(二)改善策略:采用学业水平考试作为高考录取标准的补充 | 第44页 |
三、继续加强录取监管工作,科学运用多样录取标准 | 第44-47页 |
(一)问题:多元录取标准的监督环节薄弱,公平性问题突出 | 第45-46页 |
(二)改善策略:加强规范化录取的基础上实施多元标准 | 第46-47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致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