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双弧脉冲MIG煤接电源控制策略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4页 |
1.1 课题的提出背景和意义 | 第9页 |
1.2 国内外技术现状 | 第9-13页 |
1.2.1 双弧脉冲MIG焊的技术现状 | 第9-11页 |
1.2.2 弧焊电源的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3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第2章 设计思想及总体方案设计 | 第14-24页 |
2.1 总体方案的设计 | 第14-15页 |
2.2 电源外特性的选择 | 第15-16页 |
2.3 一体化双弧脉冲MIG焊接电源主电路设计 | 第16-19页 |
2.3.1 三相输入整流滤波电路 | 第16-17页 |
2.3.2 IGBT逆变电路 | 第17-19页 |
2.3.3 二次整流滤波电路 | 第19页 |
2.4 电路主要器件的参数计算与选择 | 第19-23页 |
2.4.1 输入整流电路的器件参数计算与选择 | 第19-20页 |
2.4.2 逆变电路的器件参数计算与选择 | 第20-22页 |
2.4.3 二次整流滤波电路的参数计算与选择 | 第22-23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3章 一体化双弧脉冲MIG焊接电源的建模与仿真 | 第24-33页 |
3.1 主电路的建模与仿真 | 第24页 |
3.2 控制系统的建模与仿真 | 第24-30页 |
3.2.1 PWM波形发生器 | 第24-25页 |
3.2.2 数字PID控制器 | 第25-26页 |
3.2.3 自适应模糊PID控制器 | 第26-29页 |
3.2.4 控制算法对比 | 第29-30页 |
3.3 电源的整体模型仿真 | 第30-32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4章 基于DSP控制系统的硬/软件设计 | 第33-48页 |
4.1 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 | 第33-42页 |
4.1.1 DSP最小系统设计 | 第33-34页 |
4.1.2 DSP外围应用电路设计 | 第34-37页 |
4.1.3 IGBT驱动电路设计 | 第37-38页 |
4.1.4 电压电流反馈控制电路设计 | 第38-39页 |
4.1.5 保护电路设计 | 第39-42页 |
4.1.6 送丝电路设计 | 第42页 |
4.2 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 | 第42-47页 |
4.2.1 总体设计 | 第43-45页 |
4.2.2 PWM波形程序设计 | 第45页 |
4.2.3 ADC采样程序的设计 | 第45-46页 |
4.2.4 模糊自适应PID程序设计 | 第46-47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5章 焊接电源的实现与实验结果 | 第48-53页 |
5.1 实验平台的搭建 | 第48-50页 |
5.1.1 LabVIEW控制系统 | 第48-49页 |
5.1.2 实验平台的硬件搭建 | 第49-50页 |
5.2 实验结果与仿真结果的数据对比 | 第50-52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附录 | 第57-59页 |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