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债券违约风险监管法律问题研究
致谢 | 第5-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 引言 | 第11-13页 |
2 法律视野中的公司债券违约风险监管 | 第13-21页 |
2.1 公司债券违约风险监管概述 | 第13-17页 |
2.1.1 公司债券 | 第13-15页 |
2.1.2 公司债券的违约风险 | 第15-16页 |
2.1.3 对公司债券违约风险的监管 | 第16-17页 |
2.2 公司债券违约风险的监管目标 | 第17-18页 |
2.2.1 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 第17页 |
2.2.2 防范和控制公司债券违约风险 | 第17-18页 |
2.2.3 维护债券市场的“三公”原则 | 第18页 |
2.2.4 促进公司债券市场的健康发展 | 第18页 |
2.3 公司债券违约风险的监管机制 | 第18-19页 |
2.4 公司债券违约风险的监管措施 | 第19-21页 |
3 我国公司债券违约风险监管存在的问题 | 第21-31页 |
3.1 公司债券违约风险监管法律体系不健全 | 第21页 |
3.2 公司债券违约风险监管体制混乱 | 第21-22页 |
3.3 公司债券违约风险监管市场监管机制缺陷 | 第22-31页 |
3.3.1 信息披露制度不够完善 | 第22-26页 |
3.3.2 信用评级制度作用没有得到发挥 | 第26-31页 |
4 国外公司债券违约风险监管经验借鉴 | 第31-43页 |
4.1 美国公司债券违约风险监管经验 | 第31-36页 |
4.1.1 美国公司债券违约风险监管立法 | 第31-32页 |
4.1.2 美国公司债券违约风险监管体制 | 第32页 |
4.1.3 美国公司债券违约风险监管机制 | 第32-36页 |
4.2 日本公司债券违约风险监管经验 | 第36-41页 |
4.2.1 日本公司债券违约风险监管立法 | 第37页 |
4.2.2 日本公司债券违约风险监管体制 | 第37-38页 |
4.2.3 日本公司债券违约风险监管机制 | 第38-41页 |
4.3 经验小结 | 第41-43页 |
4.3.1 集中监管模式与充分的自律监管 | 第41-42页 |
4.3.2 完善的法律体系下的放松管制 | 第42页 |
4.3.3 完备的公司债券违约风险监管机制 | 第42-43页 |
5 完善我国公司债券违约风险监管的建议 | 第43-53页 |
5.1 放松管制并完善监管法律体系 | 第43页 |
5.2 统一监管、充分发挥自律监管作用 | 第43-44页 |
5.3 加强市场化监督制度建设 | 第44-53页 |
5.3.1 完善信息披露制度 | 第45-47页 |
5.3.2 强化信用评级制度 | 第47-53页 |
6 结论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6页 |
索引 | 第56-57页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57-59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