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7页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2-16页 |
1.2.1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2-14页 |
1.2.2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4-16页 |
1.3 内容结构与研究思路 | 第16页 |
1.4 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 | 第16-17页 |
第2章 产权的概念及相关理论基础 | 第17-22页 |
2.1 产权概述 | 第17-20页 |
2.1.1 产权的定义 | 第17页 |
2.1.2 产权的基本属性 | 第17-18页 |
2.1.3 产权的类型 | 第18-19页 |
2.1.4 产权的功能 | 第19-20页 |
2.2 现代产权经济理论 | 第20-22页 |
2.2.1 科斯定理 | 第20-21页 |
2.2.2 委托—代理理论 | 第21-22页 |
第3章 中国产能过剩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 第22-32页 |
3.1 中国产能过剩的发展历程 | 第22-26页 |
3.1.1 中国产能过剩的宏观经济背景 | 第22-24页 |
3.1.2 中国产能过剩的发展历程分析 | 第24-26页 |
3.2 中国产能过剩的现状分析 | 第26-32页 |
3.2.1 产能过剩的行业覆盖面广 | 第26-27页 |
3.2.2 产能过剩的过剩程度偏高 | 第27-29页 |
3.2.3 产能过剩行业普遍亏损严重 | 第29-30页 |
3.2.4 国有企业产能过剩问题突出 | 第30-32页 |
第4章 产权方法下中国产能过剩的成因分析 | 第32-43页 |
4.1 企业和政府中的双重代理问题 | 第32-38页 |
4.1.1 国有企业中双重代理成为产能过剩的起因 | 第32-37页 |
4.1.2 地方政府中双重代理为产能过剩提供条件 | 第37-38页 |
4.2 国有金融机构的资金支持 | 第38-40页 |
4.2.1 预算软约束使产能过剩国有企业获得资金支持 | 第38-39页 |
4.2.2 产能过剩行业的差别化信贷政策落实不到位 | 第39-40页 |
4.3 生产要素产权市场的不完善 | 第40-43页 |
4.3.1 地方政府拥有垄断的土地出让经营权 | 第40-41页 |
4.3.2 产能过剩行业的差别电价政策落实不到位 | 第41-43页 |
第5章 治理我国产能过剩的政策建议 | 第43-48页 |
5.1 从市场层面治理我国产能过剩的政策建议 | 第43-45页 |
5.1.1 完善生产要素价格形成机制 | 第43-44页 |
5.1.2 完善市场进入与退出机制 | 第44页 |
5.1.3 完善金融信贷体制改革 | 第44-45页 |
5.2 从企业层面治理我国产能过剩的政策建议 | 第45-46页 |
5.2.1 促进国有企业的功能定位与分类改革进程 | 第45-46页 |
5.2.2 积极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 | 第46页 |
5.3 从政府层面治理我国产能过剩的政策建议 | 第46-48页 |
5.3.1 加快政府职能转变 | 第46-47页 |
5.3.2 优化发展成果考核评价体系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致谢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