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论文主要的缩写及名称 | 第9-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4页 |
1.1 前言 | 第10-11页 |
1.2 荧光识别的设计原理 | 第11-15页 |
1.2.1 荧光受体分子的组成 | 第11页 |
1.2.2 荧光受体分子的识别机理 | 第11-15页 |
1.3 基于二茂铁咪唑类荧光受体分子在识别中的应用 | 第15-23页 |
1.3.1 二茂铁咪唑类阴离子受体分子 | 第16-18页 |
1.3.2 二茂铁咪唑类阳离子受体分子 | 第18-21页 |
1.3.3 二茂铁咪唑类离子对受体分子 | 第21-23页 |
1.4 论文的选题依据和设计思路 | 第23-24页 |
第二章 双二茂铁丙烷咪唑类Cu~(2+)受体分子的合成及离子识别研究 | 第24-56页 |
2.1 前言 | 第24页 |
2.2 主要试剂 | 第24-25页 |
2.3 主要测试仪器和测试方法 | 第25-26页 |
2.4 合成部分 | 第26-29页 |
2.4.1 中间体的合成路线与步骤 | 第26页 |
2.4.2 受体分子的合成路线与步骤 | 第26-29页 |
2.5 单晶结构分析 | 第29-35页 |
2.5.1 受体分子2a单晶结构分析 | 第31-33页 |
2.5.2 受体分子2c单晶结构分析 | 第33-35页 |
2.6 受体分子的离子识别性能研究 | 第35-55页 |
2.6.1 受体分子2a的离子识别性能研究 | 第35-43页 |
2.6.2 受体分子2b的离子识别性能研究 | 第43-48页 |
2.6.3 受体分子2c的离子识别性能研究 | 第48-54页 |
2.6.4 受体分子2a,2b,2c对Cu~(2+)识别性能研究 | 第54-55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三章 基于双二茂铁丙烷咪唑类Pb~(2+)和HSO_4~-离子对受体分子的合成及识别机理研究 | 第56-76页 |
3.1 前言 | 第56页 |
3.2 主要试剂 | 第56页 |
3.3 主要测试仪器和测试方法 | 第56-57页 |
3.4 合成部分 | 第57-61页 |
3.4.1 受体分子3的合成与表征 | 第57页 |
3.4.2 受体分子3的单晶结构分析 | 第57-61页 |
3.5 受体分子3的离子识别性能 | 第61-75页 |
3.5.1 受体3离子识别的荧光性能研究 | 第61-65页 |
3.5.2 受体3离子识别的紫外吸收性能研究 | 第65-67页 |
3.5.3 受体3离子识别的电化学性能研究 | 第67-69页 |
3.5.4 受体3离子识别的~1HNMR研究 | 第69-72页 |
3.5.5 受体3离子识别的机理探究 | 第72-75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75-76页 |
第四章 双二茂铁丙烷咪唑类F-受体分子的合成及离子识别研究 | 第76-88页 |
4.1 前言 | 第76页 |
4.2 主要试剂 | 第76页 |
4.3 主要仪器和测试方法 | 第76-77页 |
4.4 合成部分 | 第77-79页 |
4.4.1 中间体的合成路线与步骤 | 第77-78页 |
4.4.2 受体分子的合成路线与步骤 | 第78-79页 |
4.5 受体4a,4b的离子识别性能研究 | 第79-87页 |
4.5.1 电化学识别性能研究 | 第79-82页 |
4.5.2 紫外吸收光谱识别性能研究 | 第82-84页 |
4.5.3 核磁滴定识别性能研究 | 第84-87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87-88页 |
结论 | 第88-90页 |
References | 第90-98页 |
致谢 | 第98-99页 |
附录 | 第99-106页 |
一.~1H NMR,~(13)C NMR,HRMS | 第99-105页 |
二.受体4b对F~-和H_2PO_4~-的核磁滴定图 | 第105-106页 |
个人简历 | 第106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论文 | 第10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