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加工对冠心病介入患者创伤后成长的作用机制及干预模式研究
中文摘要 | 第4-7页 |
英文摘要 | 第7-9页 |
符号说明 | 第10-11页 |
前言 | 第11-12页 |
第一部分 文献回顾与理论依据 | 第12-25页 |
一、文献回顾 | 第12-17页 |
二、相关概念界定 | 第17-18页 |
三、理论依据 | 第18-22页 |
四、研究问题与假设 | 第22-24页 |
五、技术路线 | 第24-25页 |
第二部分 冠心病介入患者认知加工的量性研究 | 第25-50页 |
研究目的 | 第25-26页 |
研究对象与方法 | 第26-30页 |
研究结果 | 第30-44页 |
讨论 | 第44-48页 |
小结 | 第48-50页 |
第三部分 冠心病介入患者认知加工特征的质性研究 | 第50-68页 |
研究目的 | 第50-51页 |
研究对象与方法 | 第51-54页 |
研究结果 | 第54-64页 |
讨论 | 第64-67页 |
小结 | 第67-68页 |
第四部分 冠心病介入患者认知加工干预模式的构建 | 第68-74页 |
一、模式构建的方法 | 第68页 |
二、冠心病介入患者认知加工干预模式的构建 | 第68-71页 |
三、干预模式的实施及对临床护理的启示 | 第71-74页 |
总结 | 第74-76页 |
一、研究结论 | 第74-75页 |
二、研究创新点 | 第75页 |
三、研究局限与展望 | 第75-76页 |
附录1 反刍性沉思与创伤后成长关系文献分析列表 | 第76-79页 |
附录2 调查知情同意书 | 第79-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94页 |
综述 | 第94-101页 |
参考文献 | 第98-101页 |
致谢 | 第101-103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03-10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