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LC的多直流电机同步控制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前言 | 第9-13页 |
1.1 多电机同步控制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9页 |
1.2 国内外研究背景及现状 | 第9-11页 |
1.3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1-13页 |
第2章 多电机同步控制策略研究 | 第13-20页 |
2.1 多电机同步控制策略 | 第13-16页 |
2.1.1 并行控制 | 第13页 |
2.1.2 主从控制 | 第13-14页 |
2.1.3 交叉耦合控制 | 第14-15页 |
2.1.4 偏差耦合控制 | 第15-16页 |
2.2 多电机同步控制算法 | 第16-19页 |
2.2.1 PID控制 | 第16-18页 |
2.2.2 自抗扰控制 | 第18-19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19-20页 |
第3章 自抗扰控制器的设计 | 第20-26页 |
3.1 自抗扰控制器的产生和发展 | 第20-21页 |
3.2 ADRC与PID的对比 | 第21-22页 |
3.3 自抗扰控制器的结构与设计 | 第22-25页 |
3.3.1 非线性跟踪微分器 | 第23-24页 |
3.3.2 扩张状态观测器 | 第24-25页 |
3.3.3 非线性状态误差反馈控制律 | 第2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4章 多直流电机同步控制仿真研究 | 第26-41页 |
4.1 仿真的目的与意义 | 第26-27页 |
4.2 基于PID的多电机同步控制仿真分析 | 第27-33页 |
4.2.1 PID控制器的仿真模型建立 | 第27-28页 |
4.2.2 主从同步控制 | 第28-30页 |
4.2.3 交叉耦合同步控制 | 第30-31页 |
4.2.4 偏差耦合同步控制 | 第31-33页 |
4.3 基于自抗扰控制器的多电机同步控制仿真分析 | 第33-40页 |
4.3.1 自抗扰控制器的仿真模型建立 | 第33-37页 |
4.3.2 主从同步控制方式 | 第37-38页 |
4.3.3 交叉耦合同步控制方式 | 第38-39页 |
4.3.4 偏差耦合同步控制方式 | 第39-40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5章 多直流电机同步控制试验研究 | 第41-62页 |
5.1 多电机同步控制系统试验平台 | 第41-42页 |
5.2 单直流电机PWM调速系统设计 | 第42-47页 |
5.2.1 PWM闭环调速控制系统总体构成 | 第42页 |
5.2.2 控制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 第42-43页 |
5.2.3 软件设计 | 第43-47页 |
5.3 多直流电机同步控制系统设计 | 第47-55页 |
5.3.1 电机同步控制试验系统整体设计 | 第47页 |
5.3.2 多电机同步控制试验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 第47-49页 |
5.3.3 多电机同步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 | 第49-55页 |
5.4 监控系统的设计 | 第55-58页 |
5.5 试验结果分析 | 第58-61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2-64页 |
6.1 结论 | 第62页 |
6.2 展望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8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