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心理学论文--心理过程与心理状态论文--情绪与情感论文

服务员工情绪劳动的影响机理研究

摘要第5-8页
ABSTRACT第8-11页
第1章 绪论第17-31页
    1.1 研究背景第17-20页
        1.1.1 现实背景第17-18页
        1.1.2 理论背景第18-20页
    1.2 问题提出第20-22页
    1.3 研究意义第22-23页
        1.3.1 理论意义第22页
        1.3.2 实践意义第22-23页
    1.4 研究目标、内容与研究框架第23-27页
        1.4.1 研究目标第23页
        1.4.2 研究内容第23-26页
        1.4.3 研究框架第26-27页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第27-29页
        1.5.1 研究方法第27-28页
        1.5.2 技术路线第28-29页
    1.6 本文结构第29-30页
    1.7 本章小结第30-31页
第2章 相关研究综述与理论基础第31-49页
    2.1 相关研究文献综述第31-42页
        2.1.1 关于情绪劳动的研究第31-34页
        2.1.2 关于自主动机的研究第34-36页
        2.1.3 关于服务型领导力的研究第36-37页
        2.1.4 关于家庭工作界面的研究第37-38页
        2.1.5 关于负面互动事件的研究第38-40页
        2.1.6 已有研究成果的评述第40-42页
    2.2 基本概念第42-45页
        2.2.1 服务型领导力第42-43页
        2.2.2 自主动机第43页
        2.2.3 家庭工作界面第43-44页
        2.2.4 负面互动事件第44页
        2.2.5 情绪劳动第44-45页
    2.3 本论文研究的理论基础第45-48页
        2.3.1 归因理论第45-46页
        2.3.2 自我决定理论第46页
        2.3.3 社会交换理论第46-48页
    2.4 本章小结第48-49页
第3章 负面互动事件对服务员工情绪劳动的影响机理第49-72页
    3.1 理论模型的来源第49-50页
    3.2 基本假设的提出第50-54页
        3.2.1 归因顾客、愤怒与表层表演之间的关系第50-51页
        3.2.2 归因自己、内疚与深层表演、真实表达之间的关系第51-52页
        3.2.3 归因第三方、情绪感染与表层表演、深层表演之间的关系第52-54页
    3.3 归因顾客、愤怒与表层表演之间关系的检验第54-60页
        3.3.1 模拟情景第54页
        3.3.2 数据收集第54-55页
        3.3.3 变量选取和测量第55-56页
        3.3.4 假设检验第56-59页
        3.3.5 结果分析与管理启示第59-60页
    3.4 归因自己与深层表演、真实表达间关系的检验第60-65页
        3.4.1 数据收集、归因自己情景模拟和变量测量第60-62页
        3.4.2 假设检验第62-64页
        3.4.3 结果分析和管理启示第64-65页
    3.5 归因第三方与表层表演、深层表演之间关系的检验第65-70页
        3.5.1 数据收集、归因第三方情景模拟和变量测量第65-67页
        3.5.2 假设检验第67-69页
        3.5.3 结果分析与管理启示第69-70页
    3.6 本章小结第70-72页
第4章 家庭工作界面因素对服务员工情绪劳动的影响机理第72-93页
    4.1 理论模型的构建与基本假设的提出第72-76页
        4.1.1 理论模型来源第72-73页
        4.1.2 基本假设第73-76页
    4.2 研究设计第76-82页
        4.2.1 研究样本与数据收集第76-78页
        4.2.2 变量测量第78-79页
        4.2.3 共同方法偏差与信效度检验第79-82页
    4.3 假设验证第82-90页
        4.3.1 相关分析第82页
        4.3.2 路径分析第82-88页
        4.3.3 结果分析与管理启示第88-90页
    4.4 本章小结第90-93页
第5章 服务型领导力对服务员工情绪劳动的多层次影响机理第93-113页
    5.1 理论模型的构建与基本假设的提出第93-97页
        5.1.1 理论模型来源第93页
        5.1.2 基本假设第93-97页
    5.2 研究设计第97-101页
        5.2.1 数据收集第97-98页
        5.2.2 变量测量第98-100页
        5.2.3 数据分析工具第100-101页
    5.3 数据处理及结果分析第101-112页
        5.3.1 信效度检验和相关分析第101-104页
        5.3.2 服务型领导力、自主动机对工作投入的影响第104-105页
        5.3.3 工作投入对情绪劳动的影响第105-106页
        5.3.4 以工作投入为中介的调节作用的检验第106-108页
        5.3.5 服务型领导力对聚合情绪劳动的影响第108-109页
        5.3.6 结果分析与管理启示第109-112页
    5.4 本章小结第112-113页
第6章 理论主张的案例检验—以海底捞企业为例第113-132页
    6.1 运用案例检验本文理论主张的必要性第113页
    6.2 本文提出理论主张的总结第113-115页
    6.3 选择海底捞企业为案例的原因和海底捞企业背景介绍第115-117页
        6.3.1 选择海底捞企业为案例的原因第115页
        6.3.2 海底捞企业案例背景介绍第115-117页
    6.4 海底捞企业资料数据的收集和分析第117-119页
        6.4.1 海底捞企业资料收集第117-118页
        6.4.2 海底捞案例数据分析方法及研究步骤第118-119页
    6.5 海底捞案例的分析与基本发现第119-130页
        6.5.1 负面互动事件对服务员工情绪劳动影响的解码分析第119-123页
        6.5.2 家庭工作界面因素对服务员工情绪劳动影响的解码分析第123-127页
        6.5.3 服务型领导力对服务员工情绪劳动影响的解码分析第127-130页
    6.6 案例研究结论第130-131页
    6.7 本章小结第131-132页
第7章 结论与展望第132-137页
    7.1 研究结论第132-133页
    7.2 主要研究贡献第133-134页
    7.3 管理启示第134-135页
    7.4 研究的局限性第135页
    7.5 今后研究工作展望第135-136页
    7.6 本章小结第136-137页
参考文献第137-149页
附录第149-160页
    附录1: 服务型领导力对服务员工情绪劳动多层次影响机理的调查问卷第149-153页
    附录2: 家庭工作界面对服务员工情绪劳动影响机理的调查问卷第153-157页
    附录3: 负面互动事件对服务员工情绪劳动影响机理的调查问卷第157-160页
致谢第160-161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和录用论文的情况第161-162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完成科研项目情况第162-163页
作者简历第163-164页

论文共1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矿业企业社区关系研究
下一篇:面向行业的协同创新中心创新绩效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