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程材料学论文--复合材料论文--非金属复合材料论文

生物矿化对SiO2和Fe2O3结构和性能影响的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3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11页
    1.2 天然生物矿化第11-16页
        1.2.1 天然生物矿化的定义与分类第11-12页
        1.2.2 天然生物矿物的种类第12-14页
        1.2.3 天然生物矿化的机理第14-15页
        1.2.4 生物矿化的影响因素第15-16页
    1.3 仿生合成与制备第16-19页
        1.3.1 仿生结构的合成与制备第16-17页
        1.3.2 仿生功能的合成与制备第17-18页
        1.3.3 仿生成分的合成与制备第18-19页
    1.4 生物矿化的平台—贝壳第19-21页
        1.4.1 贝壳珍珠层的结构第20-21页
        1.4.2 贝壳珍珠层的矿化模型第21页
    1.5 本课题的研究工作第21-23页
        1.5.1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21-22页
        1.5.2 研究内容第22页
        1.5.3 拟采用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第22-23页
第二章 实验材料及表征方法第23-26页
    2.1 实验试剂及仪器第23-24页
    2.2 实验所需的溶液的配制第24页
    2.3 实验产物的测试和表征方法第24-26页
第三章 无定型SiO_2的生物矿化第26-43页
    3.1 引言第26页
    3.2 实验方案及方法第26-28页
        3.2.1 生物体内矿化实验方案第26-27页
        3.2.2 体外矿化实验方案第27-28页
        3.2.3 实验条件第28页
    3.3 实验结果及分析第28-41页
        3.3.1 不同体内矿化时间对无定型SiO_2形貌的影响第28-30页
        3.3.2 体内矿化产物的成分分析第30-35页
        3.3.3 SiO_2/蛋白复合材料的结晶性能的分析第35-38页
        3.3.4 无定型SiO_2预制块体的体外矿化第38-41页
    3.4 本章小结第41-43页
第四章 Fe_2O_3的生物矿化第43-64页
    4.1 引言第43-44页
    4.2 实验方案及方法第44-46页
        4.2.1 体内矿化的实验方案第44-46页
    4.3 体内矿化实验结果及分析第46-55页
        4.3.1 不同体内矿化时间对Fe_2O_3的影响第46-48页
        4.3.2 特殊棒状结构的研究第48-55页
    4.4 体外矿化实验结果及分析第55-59页
    4.5 蛋白诱导合成Fe_2O_3粉末第59-62页
        4.5.1 实验方案第59页
        4.5.2 实验结果及分析第59-62页
    4.6 本章小结第62-64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64-67页
    5.1 总结第64-65页
    5.2 展望第65-67页
参考文献第67-70页
致谢第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数控机床热误差模型鲁棒性研究
下一篇:光存储介质GNRs@SiO2/AAO的制备及其光学性能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