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民事诉讼法论文

群体民事诉讼解决机制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引言第10-11页
第一部分 群体民事诉讼概述第11-18页
 一、群体民事诉讼的概念第11-12页
 二、群体民事诉讼的特征第12-14页
  (一)当事人人数的复数性第12页
  (二)多数当事人之间利益的同一性或同质性第12-13页
  (三)群体成员权利实现的间接性第13页
  (四)判决效力的扩张性第13-14页
 三、群体民事诉讼的价值第14-18页
  (一)疏导社会冲突,维护社会稳定第14-15页
  (二)提高诉讼效益,维护法律适用的统一第15页
  (三)追求公益,保障实体法的实施第15-16页
  (四)保障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第16页
  (五)促使公共政策形成第16-18页
第二部分 群体民事诉讼解决机制的理论基础第18-21页
 一、诉讼效率理论第18-19页
 二、接近正义与公民诉权理论第19-20页
 三、公共利益理论第20-21页
第三部分 国外群体民事诉讼解决机制比较研究第21-39页
 一、国外群体民事诉讼制度主要内容第21-35页
  (一)英国群体民事诉讼制度第21-23页
  (二)美国群体民事诉讼制度第23-26页
  (三)德国群体民事诉讼制度第26-29页
  (四)日本群体民事诉讼制度第29-31页
  (五)示范诉讼第31-35页
 二、国外群体民事诉讼制度比较和启示第35-39页
  (一)共性第35-36页
  (二)差异第36-37页
  (三)国外群体民事诉讼制度的启示第37-39页
第四部分 我国群体民事诉讼解决机制现状考察第39-47页
 一、代表人诉讼制度第39-44页
  (一)代表人诉讼制度的主要内容和评价第39-41页
  (二)代表人诉讼制度的司法实践第41-44页
 二、团体诉讼制度第44-46页
  (一)工会诉讼第44页
  (二)业主委员会诉讼第44-45页
  (三)音乐著作权协会诉讼第45页
  (四)对我国团体诉讼制度的评价第45-46页
 三、示范诉讼第46-47页
第五部分 我国群体民事诉讼解决机制的重构第47-58页
 一、我国群体民事诉讼解决机制重构的基本原则第47-49页
  (一)区分公益诉讼与私益诉讼,建立不同的群体诉讼制度第47-48页
  (二)构建多元化的群体民事诉讼解决机制第48页
  (三)立足我国国情进行法律移植第48-49页
 二、我国群体民事诉讼解决机制的重构举措第49-58页
  (一)完善我国代表人诉讼制度的具体措施第49-53页
  (二)完善我国团体诉讼的具体举措第53-54页
  (三)建立示范诉讼制度第54-58页
结论第58-59页
注释第59-64页
参考文献第64-66页
致谢第66-67页
在校就读期间发表的论文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刑事不间断审理原则
下一篇:民事诉讼审级制度的反思与重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