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基于连通域的中英文混排扭曲图像校正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2页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第8-9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10页
    1.3 研究内容和组织结构第10-12页
        1.3.1 主要研究内容第10-11页
        1.3.2 本文组织结构第11-12页
第二章 扭曲校正算法的研究与设计第12-22页
    2.1 扭曲文本图像的获取第12-13页
    2.2 英文扭曲文本图像的研究第13-15页
    2.3 中文扭曲文本图像的研究第15-17页
    2.4 中英文混排扭曲文本图像校正设计第17-20页
        2.4.1 图像特征分析第17-19页
        2.4.2 扭曲文本图像校正方案介绍第19-20页
        2.4.3 可行性分析第20页
    2.5 本章小结第20-22页
第三章 针对扭曲文本图像的预处理第22-34页
    3.1 灰度化第23页
    3.2 二值化第23-26页
        3.2.1 二值化理论第23-24页
        3.2.2 常用二值化算法第24-26页
    3.3 图像去噪第26-28页
    3.4 倾斜校正第28-31页
        3.4.1 倾斜角检测第28-29页
        3.4.2 图像旋转第29-30页
        3.4.3 扭曲文本图像的倾斜校正第30-31页
    3.5 图像裁剪第31-33页
        3.5.1 传统投影法第31-32页
        3.5.2 针对扭曲文本图像的局部投影法第32-33页
    3.6 本章小结第33-34页
第四章 基于连通域的中英文混排扭曲图像校正算法第34-46页
    4.1 文本图像膨胀第35-36页
    4.2 基于膨胀图像的文本行提取第36-39页
        4.2.1 行高计算第36-37页
        4.2.2 文本行上下边界提取第37-38页
        4.2.3 二值图像恢复第38-39页
    4.3 文字切分第39-43页
        4.3.1 基于文本行位置信息的字符切分第39-42页
        4.3.2 字符获取对比第42-43页
    4.4 扭曲校正第43-45页
        4.4.1 各行参考点的确定第43页
        4.4.2 图像重构第43-45页
    4.5 本章小结第45-46页
第五章 实验结果对比与分析第46-51页
    5.1 实验环境与方案第46-47页
        5.1.1 实验环境第46页
        5.1.2 实验方案第46-47页
    5.2 校正效果第47-48页
        5.2.1 扭曲文本图像校正效果第47-48页
    5.3 实验数据对比第48-50页
        5.3.1 校正前后OCR识别率对比第48-49页
        5.3.2 校正耗时对比第49-50页
    5.4 实验结果分析第50-51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51-53页
    6.1 主要结论第51页
    6.2 研究展望第51-53页
参考文献第53-56页
研究生期间的研究成果第56-57页
致谢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视频唇部视觉特征提取与跟踪技术研究
下一篇:基于概念对象模型的文本摘要技术研究